双江:把好资源变成好商品卖出好价钱
刊发时间:2025-08-12
A2版
作者:王宏志
立足资源禀赋 优化产业结构
双江:把好资源变成好商品卖出好价钱
本报讯 (通讯员 王宏志) 近年来,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立足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持续做大做优以茶叶、咖啡、坚果、中药材等为主的高原特色农业。
把好资源转化为好产业。双江e县依托光热充足、森林繁茂、水系发达的自然资源优势,目前,已建成茶园34万亩,有机茶园认证13万亩,成功获批勐库大叶种茶、冰岛老寨茶(冰岛正山茶)2个国家地理标志,荣获“全国最美茶乡”“全国茶产业百强县”“云南省茶叶品牌建设十强县”称号。引进种植卡蒂姆7963、瑰夏、哥伦比亚等6个高品质咖啡品种,建成绿色、有机、精品咖啡基地2万亩,咖啡豆精品率达30%,优质品种推广率达35%。建成高品质坚果基地15万余亩,累计挂果面积8万余亩,产值达1.5亿余元。推广种植中药材4.58万亩,有大黄藤、滇黄精、石斛等24种品种,被认定为云南省“云药之乡”“云茯苓种植全国特色产业示范基地”。
让好产业创出好产品。为推动高原特色农业市场精准对接,双江县积极探索以园区聚产业、育企业,让园区成为农产品精深加工的主战场,推动高原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发展。
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聚焦优势产业、紧盯头部企业,每年招引一批企业。2021年以来,全县共开展精准招商51批次。天福集团双江普洱茶加工园区是双江县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从考察推介、企业洽谈到正式落地,仅用不到一年时间。目前,已建成8万平方米的加工园区,可实现产值2亿元、年纳税额达1000万元以上。北京臻味坊、日春茶业等头部企业也与县内企业在坚果、茶叶等精深加工方面展开合作、互利共赢。
建立挂包帮扶制度,统筹要素保障,制定梯次培育措施,全方位服务园区经济。2020年以来,全县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9户、规上服务业企业4户、限额以上商贸企业64户。目前,“四上”企业累计达130户,较2019年末增长189%;培育产值过亿企业6户。
通过“坐诊”、“巡诊”、“上门问诊”等方式实打实助企纾困。同时,采取强强联盟等模式,促成农夫山泉、胖东来、霸王茶姬等头部企业与县内茶企深度合作,2024年销售干毛茶叶达2000余吨,销售额超过2亿元。
把好产品卖出好价钱。农产品要卖得好,不仅需要好渠道、好平台,还需要好机制。双江县通过创新联农带农机制、平台运营模式、诚信经营体系,以点带面推动产业增值、企业增效、群众增收。
双江的2万亩咖啡中,20%是企业经营、80%是农户自种。通过探索“庄园+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用20%的企业以良种、技术、市场、就业带动80%的咖农分享更多收益,咖农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咖啡远销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亩均收益是过去的3倍以上。
冰岛茶是双江的一张亮丽名片。通过打造“中国双江冰岛茶荟”直播平台,构建起“直播引流+品牌增值+利益共享”的产业新生态,形成了平均退货率低、广告投入比低、平均客单价高的平台营销新模式。平台开播以来,累计销售额达1.58亿元。近期,该平台已全面升级,以全省各大茶产区为服务核心,构建起覆盖全省的茶叶销售网络。国际茶日期间,平台承办“云南名茶官方专场”,精选临沧、勐海、保山、普洱四大核心产区代表性茶品推介,5天时间实现成交额2100万元。
双江县还成立双江电子商务协会,制定直播诚信经营十条措施,规范化管理全县259户直播经营主体,重点引导“阿福哥”“君君”“壹窑”等粉丝量大、带动力强、影响面广的主播入驻园区,直播产业园初具雏形。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