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网首页
  • 时政聚焦
  • 临沧要闻
  • 公示公告
  • 边地文化
  • 人文地理
  • 沧江网评
  • 文明临沧
  • 产业“生金” 日子“生花”

    刊发时间:2025-08-12

    A2版

    作者:施建华

    勐董镇推动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各地市场——

    产业“生金”   日子“生花”

      当下,走进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董镇刀董村,800亩水果竹笋林郁郁葱葱,鲜嫩的竹笋破土而出,笋农们穿梭林间,熟练采挖,丰收的喜悦写满脸庞。

      近年来,勐董镇以产业发展为核心抓手,深挖潜力、创新思路,推动特色产业蓬勃发展,走出了一条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绿色发展之路。

      刀董村党总支书记陈强介绍,当地独特的气候与土壤条件,孕育出品质上乘的水果竹笋。这些竹笋无需复杂加工,生食便鲜甜脆嫩,深受消费者青睐。刀董村于2022年试种300亩成功后,规模逐步扩大至800亩。

      据了解,今年4月采笋工作启动以来,已采收15吨,实现收入24万元;预计至9月采收结束,收入可达192万元。如今,这些竹笋成功打入上海、福建等省外市场,成为刀董村名副其实的“致富法宝”。

      在帕良村,238亩灯笼果产业示范基地里,颗粒饱满的果实挂满枝头,宛如一串串小灯笼,点亮了村民的致富希望。这是沪滇协作的生动实践——上海市崇明区与勐董镇结对帮扶以来,投入750万元帮扶资金,完善灌溉、仓储等基础设施,引进先进种植技术,推行“果蔬+水稻”轮作模式,大幅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帕良村委会副主任李海波介绍,村里与北京、哈尔滨、青岛、郑州等地企业签订订单,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今年灯笼果总产量达50吨,实现产值40万元。一颗颗灯笼果从佤山深处走向全国各地市场,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让大家的腰包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甜蜜。

      从特色农产品种植到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勐董镇走出了一条极具地域特色的产业富民之路。


    222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