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残联:“三聚焦”关爱服务好残疾人“一老一小”
刊发时间:2025-08-14
A1版
作者:本报通讯员
本报讯 (本报通讯员) 近年来,市残联聚焦关爱服务残疾人“一老一小”群体,采取务实高效措施,补短板、优服务、强保障,真正实现“残有所助、老有所养、幼有所扶”,把关爱服务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让“夕阳”更美、“朝阳”更艳。
聚焦“残有所助”,织密民生“服务网”。围绕“一老一小”特殊重点人群,充分发挥市县乡村四级残联组织服务体系,形成工作合力,打通联系和服务残疾人“最后一公里”。进村入户开展“敲门行动”,对留守老人、特殊困难老人、留守残疾儿童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宣传扶残惠残政策及涉残法律法规,及时建立人员信息台账,做到残疾人“一老一小”重点人群底数清、情况明、管理实。截至目前,全市持证残疾儿童3610人,60岁及以上残疾老年人34849人,留守残疾儿童35人。建立健全挂钩联系帮扶机制,全市90名残联干部职工与141名困难重度残疾人结成对子,推动落实各项惠残政策,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排忧解难。截至目前,共帮助残疾人协调解决问题282件次。
聚焦“老有所养”,打好政策“组合拳”。针对不同残疾类别及残疾人需求,分类精准施策,高效落实残疾人社会保障、康复服务、重度残疾人无障碍改造等政策,实施普惠亲老、家居适老、照护托老、提能优老等多项行动,持续用好温暖“一老”政策,托起幸福“夕阳红”。目前,16820名重度残疾老年人享受护理补贴;13123名困难残疾老年人享受生活补贴;为5296名残疾老年人提供康复服务;为1733名残疾老年人开展辅助器具适配服务;为200名残疾老年人适配助听器;转介1286名精神残疾老年人到康复服务机构接受康复医疗、心理疏导、日间照料等服务;为661名重度困难残疾老年人开展上门评残服务;完成残疾老年人家庭无障碍改造791户。让残疾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感受社会温暖,提升生活质量。
聚焦“幼有所扶”,合力撑起“幸福伞”。针对残疾儿童对美好生活的多层次及多元化需求,凝聚社会各方力量,积极争取市场主体、民间力量、社会资源支持,对残疾儿童基本生活、教育就学、医疗康复等开展爱心帮扶,让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残疾儿童,合力呵护“一小”。2024年以来,通过走访、广泛动员企业、商会,创建中国狮子联会秘境服务队(云南),开展上门送温暖等爱心帮扶活动,截至目前,共捐赠儿童衣物1000套、图书2713册。积极争取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云南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中远海运、东航等社会组织和慈善机构支持,援助完成残疾儿童唇腭裂手术25例、肢体矫形30例、植入人工耳蜗27例。向上争取资金494万元,为1247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服务,为642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一系列暖心举措,为残疾儿童筑牢健康成长防护墙,让关爱更有温度。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