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网首页
  • 时政聚焦
  • 临沧要闻
  • 公示公告
  • 边地文化
  • 人文地理
  • 沧江网评
  • 文明临沧
  • “早上打工晚上领钱”

    刊发时间:2025-08-22

    A2版

    作者:张云凤 何廷耀

      清晨,临翔区马台乡平掌村的雾气刚被山风吹散,两条产业路便热闹起来:一条通往林深之处,一条连向河谷平地……

      “林下三七”“河谷蓝莓”“坡地茶叶”“坝子玉米”,共同勾勒出平掌村602户人家“挣钱顾家两不误”的幸福画卷。

      2023年10月,平掌村引进企业在斜坡林地里种植中药材,基地每天使用100多个村民进行除草、追肥、病虫害监测,110元工资当天结算。种植基地负责人说,这片林子每年仅工资一项就支付200万元,三七的根须还没扎进更深的红土,工钱就已经先一步落进村民的口袋。

      “从种三七开始就来务工,一年务工收入大概两万元,老板从来不拖欠工钱,早上做晚上就结工钱。村里面有这样的产业,真是太好了。”提起在种植基地内务工,村民李学荣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顺着平掌村大浪坝组进村路往下,原先的101亩高速公路弃土场已被平整成农业基地。这里还没栽下一棵蓝莓树,却已先让村里20多名泥瓦匠、焊工有了用武之地。

      村民易启良有一辆小型装载机,很多时候都闲置在家。今年6月23日,施工方刚进场施工以每小时200元的工资,聘请他从事混凝土装载、运输等工作,让他既赚了钱又顾了家。

      “这里每天促进劳动力就业在20人次以上,项目建成后,会有更多的人到这里务工,在务工挣钱的时候还能够照顾一下家庭。”易启良兴奋地说。

      马台乡平掌村党总支书记王勇介绍,101亩蓝莓预计明年春季栽苗,土地平整、棚架搭建、水肥管网预埋等前期工作已经排到今年底,基建阶段已让村民挣到了第一笔钱,等蓝莓开始种植,用工量还会翻倍。

      “目前,平掌村正在推进草莓、三七、茶叶、鲜食玉米等基地项目建设,几个产业结合起来,平掌村602户人家,每年平均每家仅务工收入就能增收5000元左右。”王勇说,村里将进一步推进现有的几块产业,把技术请进来,品质提上去。再整合零散的劳务和土地资源,让村民年年有活干、年年多分钱,村集体也攒点家底,把路修得更平,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


    222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