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网首页
  • 时政聚焦
  • 临沧要闻
  • 公示公告
  • 边地文化
  • 人文地理
  • 沧江网评
  • 文明临沧
  • 秋意初染 乡味已浓

    刊发时间:2025-08-25

    A3版

    作者:李昱达

      暑气渐消,凉风送爽。当第一缕带着清甜气息的秋风拂过凤庆的山岗,山河画卷便悄然染上了初秋的底色。这不仅是色彩的更迭,更是大地酝酿已久的美味盛宴,正待开启。此时,最令人心动的“乡味”,莫过于枝头田间那饱含阳光雨露的花生、柿子与板栗——我们亲切地称之为“初秋三宝”。

      泥土里的金黄宝藏:新收花生。告别夏日的灼热,湿润的泥土变得松软。轻轻拔起一株花生秧,一串串沾着新鲜泥土、饱满鼓胀的荚果便跃然眼前。这是大地在初秋赠予的第一份“地下宝藏”。凤庆县诗礼乡初秋出土的新花生,壳薄仁满,带着泥土的清新和阳光的暖香。剥开外壳,黑里透红的衣膜包裹着脆生生的果仁,生食清甜爽口,带着独特的鲜嫩汁水;盐水稍煮,便是最质朴的甘香;晒干炒制,则成就了冬日里最温暖的焦香回味。这是丰收的序曲,是扎根诗礼泥土里的踏实馈赠。

      枝头高挂的红灯笼:初熟柿子。抬头远望,层林渐染的秋色中,最亮眼莫过于枝头那一盏盏由青转黄、晕染橙红的“初熟柿子”。它们像小巧玲珑的灯笼,点亮了沉寂的山野。此时的柿子,尚未完全软糯,却别有一番风味。果肉紧实微脆,甜中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青涩爽口,是秋日里难得的“脆甜”体验。摘下一颗,轻轻咬开,清冽的柿香瞬间弥漫,仿佛将整个清爽的秋日含在口中。它们是秋光凝结的蜜糖,是挂在树梢的甜蜜期待。

      刺壳包裹的甜蜜惊喜:新落板栗。秋风掠过,山林间传来“噼啪”轻响,那是板栗成熟落地的信号。带着毛茸茸尖刺的外壳,包裹着大地赐予的甜蜜内核。小心翼翼剥开刺壳,深褐油亮、圆润饱满的栗子便显露出来。初秋的板栗,水分充盈,质地格外粉糯细腻,甜度清雅宜人。用粗盐砂石炒制,外壳裂开露出金黄的栗肉,焦香扑鼻;简单水煮,品尝那最本真的甘甜粉糯;抑或是入菜炖汤,赋予菜肴一份天然的香甜醇厚,它都是初秋餐桌上无可替代的山野至味。每一颗栗子,都是在刺猬般外壳下,给予人们最温柔的甜蜜馈赠。

      品鉴正当时,乡情最动人。初秋的韵味,在于那份刚刚好的成熟与清新并存。花生、柿子、板栗,这来自田野山林的“三宝”,正处风味最独特、最新鲜的黄金时节。它们承载着阳光的温度、雨露的滋养和诗礼乡劳动人民辛勤的汗水,是这片土地最真诚的献礼。

      这个初秋,不妨放慢脚步,走进乡野的怀抱。亲手体验拔花生、摘柿子、捡板栗的农趣;品尝刚从地里、枝头、林间抵达舌尖的极致鲜味;感受那份沉淀于泥土、凝结于枝头的浓浓“乡味”。

      让舌尖跟随季节律动,让心灵回归乡土本真。秋意初染处,乡味正浓时。


    222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