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持续提升食品监管质效
刊发时间:2025-08-26
A1版
作者:陆天瑶
本报讯 (通讯员 陆天瑶) 近年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优化服务、合理监管,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实现监管质效与行业活力的双向提升。
该局聚焦“有求必应”,主动靠前服务。市、县、所三级联动组建“食品安全服务队”,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建立“一企一策”服务台账。针对性开展“证前指导”“精准开方”“大走访”200余户次,帮助企业整改完善食品加工区布局、提升人员专业能力、优化生产和检验设施设备等准入要件,切实减轻企业申证成本,解决实际困难300余个。建立“快速响应通道”,即时回应、当场办结群众简易诉求,复杂诉求明确办理和答复时限,办结群众诉求4793件。开通24小时响应热线,对群众投诉的过期食品、虚假宣传等问题,实现“接诉即办、办结回访”,办结食品类投诉举报1591件,经查属实立案83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2.84万元,罚没金额6.66万元。
聚焦“无事不扰”,分类实施监管。落实食盐生产经营活动检查、反食品浪费情况检查事项“无事不扰”。推行非现场监管模式,借助“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实施智能预警和可视化监管,通过线上方式提醒整改轻微违规行为779次,提高监管效率的同时降低对企业的影响。实施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将食品生产经营主体按风险分为A、B、C、D四个等级,风险分级管理率达98%。根据不同风险等级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低风险等级企业的年度检查频次压缩至1次,中等风险企业采用“双随机”抽查结合线上监测的方式监管,适当增加高风险企业检查力度,确保监管资源精准投放。
聚焦“公平合理”,规范裁量标准。构建标准化审批体系,对申请材料、现场核查等核心要素实行清单化管理,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套流程办结、一个核查标准”工作机制,今年以来,办理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备案)4493件,均未接到群众不满投诉。制作《食品安全监管“口袋书”》,将“必到、必看、必问、必查”事项清单化,统一检查尺度。科学规范行使裁量权,严格执行免罚事项清单,推动同一执法事项相同情形同一基准裁量。强化队伍建设,建立服务用语规范和干预插手案件办理记录通报制度,规范行政行为。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