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满佤山
——临沧公安边防支队拥政爱民工作纪实
这是一群长期驻守在边境一线,亲民、爱民、为民、护民的“守护神”,他们送温暖、献真情,竭力为群众排忧解难;他们用青春、鲜血甚至生命与毒品犯罪做斗争;他们勇当先锋、敢打必胜,他们就是临沧公安边防支队的官兵们。
多年来,这支部队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爱民固边战略作为第一要务和第一责任抓好,在维护治安稳定、服务地方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谱写出一曲曲警爱民、民拥警、警民共建、合力治边的和谐篇章。
亲民爱民,全心全意帮扶群众
2016年7月19日下午,沧源自治县勐董镇刀董村“留守儿童关爱之家”里传出孩子们的阵阵欢笑声。说起“关爱之家”的来历,勐董边防派出所民警王韬介绍:“2013年,我们在勐董镇刀董村成功创建全省第一个边防‘留守儿童关爱之家’,惠及刀董村44名留守儿童,2014年4月又筹资创建第二个‘留守儿童关爱之家’,39名留守儿童又可以共享美好蓝天。”
为让更多的儿童能得到无私的关爱,该支队官兵们与困难儿童开展“2+1”结对帮扶爱心助学,将184名困难儿童作为关爱对象,在互联网发起“边防网络慈善”行动,汇聚了10多个省市30多家企业500多名社会爱心人士参与,募集爱心物资价值500万余元,边境乡(镇)15所中小学3000余名在校学生以及1200余名困难群众从中受益。
爱心在一代代官兵中延续。长达8年的爱心帮助,让佤族歌手王云华戒断毒瘾,过上幸福生活;长期热心关爱父母因贩毒双双入狱的“毒祸遗孤”姚婴四姐妹,帮助她们解决住房、入学、户口、就医等生活困难;为辖区孤寡老人修建“爱心屋”,让他们安度晚年。热心帮扶让群众摆脱了困难,帮助群众摆脱贫困是官兵一直坚持在做的。
“有了边防官兵的帮助,我相信我们的日子一定能越过越红火。”7月13日,驻守在中缅边境一线上的临沧边防支队班老边境检查站经过多方协调联系,成功促成临沧速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村民建成合作关系,为村民免费提供2万株辣椒苗种植,并派出专业种植人员上门提供技术指导,同时承诺辣椒成熟后将以每公斤3元收购,真正让边境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扶要扶到点,帮要帮到根,为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该支队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官兵们先后多次深入驻地边境一线走访,讲解党的精准扶贫政策,摸清辖区群众的致贫原因,帮助辖区村民脱贫致富,以实际行动助力驻地扶贫攻坚战。河外边防派出所党支部为辖区尖坪村引入500万元姬松茸种植项目,帮助120余户贫困村民脱贫致富。勐董边防派出所党支部联合沧源县政府创建全省首个“留守儿童关爱之家”,辖区130名困难儿童得到关爱,经验做法在全省交流推广。
筑牢基层发展根基
为推动警地党组织“融合式发展”,打牢基层党建基础,临沧公安边防支队党委将联创联建纳入总体规划,积极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选派136名民警兼任村官,以此推动部队基层党组织和边境农村基层党组织联创共建。
帮东村是一个边境少数民族聚居村,是远近闻名的“问题村”。3任村党总支书记面对困难都半途退缩了。勐堆边防派出所党支部依靠警地党组织,帮助制定村规民约,组织成立党员突击队,带领群众强基础、干产业、谋发展。8年来,在警地党支部的努力和推动下,帮东村由原来散、脏、乱、差的问题村变为文明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不足800元增加到现在的7000多元,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村、赶超村。
2007年,勐堆边防派出所党支部与帮东村党支部“联姻”后,树立“警地党建一盘棋”思想,推出“一对一”结对帮扶计划,边防派出所党支部与驻地基层党组织结成共建对子,结合支队创新推出的党日联过、制度联建、工作联议、队伍联抓、和谐联创的“五联”模式,真正把辖区流动党员集中起来,把党组织生活规范起来,把涣散支部带动起来,有效带动了辖区农村(社区)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的规范落实。两个支部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促进警地党组织建设共同提高。把党建辐射到队伍建设、治安管控、服务群众等方面,以辖区的发展、民生问题导引联创联建的重点和方向,促进边疆地区和谐繁荣。
沧源县勐董镇坝卡村,在“警地共建”中发生彻底的变化。坝卡村曾因社会治安情况复杂、问题矛盾集中、以“乱”出名。通过“警地共建”,创新社会管理,社会经济发展实现了漂亮转身,被评为县级“平安和谐模范村”。目前,该支队辖区230多个边境村寨党组织参与到联创联建活动之中, 136名边防民警到结对联创联建的村(社区)担任片区民警,其中46名担任党组织班子成员,并兼任党建指导员。实现辖区农村(社区)党支部100%纳入帮建。支队先后创建3个爱民固边模范县、10个爱民固边模范乡(镇)、75个模范村,58个村实现了刑事零发案,36个村实现治安零发案,75个村实现零上访。
筑牢边境管控防线
近年来,该支队探索创新,全力构建网格化防控警务体系,将全市边防辖区划分为1008个网格、物建1556名网格管理员、4668名网格信息员,最大限度地把警力摆在网格内,投到易发案区域、易发案路段和时段上,形成“村村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管边控边氛围。
针对物流贩毒的新形势、新困难,该支队主动作为,大胆实践,不断丰富网格化管控工作内涵,强化物流寄递行业管控,深化边境社会管理创新。协调物流寄递公司,签订联合管控协议,每季度召开联合管控会议,深化协作力度规范,依托边防派出所,主动与辖区物流寄递行业进行联系,建立联查机制,督导辖区物流寄递公司严格落实相关规定,实名登记、开包检查率达100%;推行“流动车轮巡防模式”,先后将辖区289辆车467名机动车驾驶员发展为网格信息员,通过车辆不间断地流动,将情报信息触角延伸到每一个角落,无形中建立起若干“警情流动哨”,有效堵塞边境管控“死角”和“漏洞”。
临沧公安边防支队官兵充分利用群防群治、群策群力的作用,在边境地区筑起一道严密的防线,有效维护边境地区的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