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庆县党群合力夯实增长动力源
绿色发展 循环发展 低碳发展
凤庆县党群合力夯实增长动力源
本报讯 (通讯员 杨永胜) 近年来,凤庆县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多措并举夯实增长动力源,党群合力促发展,超前谋划促发展。
党群合力推进扶贫攻坚,夯实增长动力源。把扶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围绕真正做到扶贫对象精准化识别、扶贫资源精确化配置、扶贫目标精细化管理、脱贫责任精准化考核要求,加快实施精准扶贫各项工作。建立健全扶贫攻坚规划体系,明确县、乡、村扶贫开发具体内容,各乡(镇)立足基本条件和产业基础,突出重点片区、重点村组和重点群体,细化精准扶贫的目标措施,制定内容简洁清晰的整村脱贫工作计划,健全完善扶贫台账,实现基础设施、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危房改造、移民工作、结对帮扶“六个到村到户”,打通从村到户“最后一公里”。针对贫困户因灾、因病、因学、缺产业、缺技术、缺劳力等致贫因素,围绕基本情况、收入水平、贫困原因、扶持措施、帮扶人员、脱贫时限等重点,逐户制定条理清楚、内容简洁、务实管用的精准扶贫卡册和切实可行的扶贫措施,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性、有效性和持续性,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确保每一项扶贫措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确保克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全面构建综合基础设施体系,夯实增长动力源。路网建设从零突破,云保高速凤庆段项目已通过省级评审,2017年将启动建设,可实现凤庆县高速公路“零”的突破。优化投融资结构,鼓励运用PPP模式优化政府债务,犀牛大桥作为扩大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项目,有效扩大了社会投资。航空网建设开工启动,凤庆通用机场项目已于12月9日开工。水网建设先试先行,澜沧江小湾电站水资源综合利用凤庆中心城区供水工程被列为省级大中型水电站水资源开发利用示范项目。能源网建设率先发展,凤庆大兴50MW农光互补项目成为临沧市首家投产实现并网发电的新能源项目。同时,按照省、市实施澜沧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要求,率先启动了凤庆县澜沧江绿色经济带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已完成初步规划,将为下步澜沧江经济带建设奠定基础。互联网建设确保覆盖,深入实施宽带城域网扩容工程、城市光纤入户、农村光缆通达工程,确保年内实现所有建制村移动通讯4G网络全覆盖。
把生态文明建设当重大政治任务推进,夯实增长动力源。深入推进“十百千万”城乡植树造林工程,努力构建“全域森林化、城市园林化、道路林荫化、乡镇全绿化、村庄林果化、田园景观化”的城乡生态格局,保护好绿水青山、蓝天白云,努力把凤城建设成为“森林繁茂、水系发达、空气清爽、人文荟萃、经济循环”的生态文明之城,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争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紧扣“村美、民富、人欢乐”的美丽家园建设主题,打造了凤山安石、禾家庄,洛党厚丰、箐头,诗礼古墨,鲁史塘房,小湾茶王村等25个美丽家园示范点和美丽村庄示范点。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深入实施“一池三改”、农村人饮、卫生改厕、硬板路、垃圾池、村庄排污、村庄绿化美化、文化娱乐场所建设等工程,大力推广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村容村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农民群众生活水平、居住质量明显提高,整个农村呈现出天蓝、地绿、景美、民富的优美景象。
打造产业融合发展示范亮点,夯实增长动力源。突出高原特色农业示范亮点,坚持高产、优质、生态,着力推进茶叶、核桃标准化生产,积极发展魔芋、中药材、食用菌等林下绿色产业,大力发展畜牧、水产品生态养殖基地,规划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实现农业从规模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型。不断巩固提升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庄园经济,打造了一批集种植、生产、营销、观光、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农业庄园,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步伐。突出绿色生态工业示范亮点,立足县内绿色生态资源,实施企业培育工程,强化凤庆滇红、凤庆核桃等品牌建设推广,扶持现有规上企业做强,以滇红生态产业园区为平台实施精准招商,着力引进扶持优质龙头企业,促进品牌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突出第三产业发展示范亮点,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主动融入全省“云上云”行动,巩固发展邮政、通讯等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信息科研、生态文化旅游、健康养生服务、现代金融行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推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示范基地建设,夯实增长动力源。牢牢把握全省产业转型升级的良好机遇,走“生态立县、绿色崛起”的转型升级、改革发展之路,巩固提升“全省高原特色示范县、生态建设示范县、美丽家园示范县、林下经济示范县、茶叶核桃种植加工示范基地和中国红茶之都核心区”建设,抓实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深化节能减排,推行绿色制造,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