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构建市场监管服务“四梁八柱”

刊发时间:2017-01-17 A1版  作者:蒋正林

创新工作机制   实施“五大工程”

我市构建市场监管服务“四梁八柱”

  本报讯 (通讯员 蒋正林) “十三五”期间,我市将重点实施市场主体培育、商标战略建设、消费维权体系建设、非公党建建设、市场主体诚信体系建设“五大工程”,构建市场监管服务的“四梁八柱”。
  实施市场主体培育工程。聚焦“激活力、补短板、强实体”,降低门槛,深入实施商事登记便利化改革,放宽准入,破除对个体和企业创新的束缚,激发市场活力和创业热情,助“创客”们圆梦,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局面。力争内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递增10%,到2020年总量分别达到2330户、100户、12000户、130000户。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000户,总数达到2000户。对重大项目投资企业等跟踪服务率达到100%;培育拥有核心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较强的广告龙头企业5家,年广告经营额超过千万的大型广告公司1家;力争获得省一级广告企业资质认定1家,省二级广告企业资质认定3家。
  实施商标战略建设工程。以解决“大产业无品牌,大品牌小产业”的问题为切入点,深入实施商标战略和“临品出滇”工程,加大知名、著名、驰名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申报注册力度,使全市注册商标量年增长率10%以上。至2020年,有效商标注总量达到4000件以上,推荐认定驰名商标总数达到11件以上、著名商标总数达到100件以上,培育认定知名商标达到200件以上,地理标志商标达到10件以上、集体商标达到10件以上。
  实施消费维权体系建设工程。到2020年,12315行政执法体系、行业自律诚信体系、社会监督体系和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体系等四个体系基本构建,“网络覆盖城乡、信息交流互动、维权分级处置”维权网络架构基本建立,实现消费者投诉举报“受理快、分流快、办结快”,做到消费投诉件件受理,事事回应;实现全市所有乡(镇)100%建立消费者消费分会、所有街道办事处村委会100%建立12315联络站和消费者投诉站,推动城乡消费维权服务均等化。
  实施非公党建建设工程。进一步扩大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专业市场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保持规模以上企业党组织100%覆盖。在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中开展“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的“三亮”活动;建设非公企业、个体工商户、专业市场党组织书记、党员、指导员和出资人“四支队伍”,做好“三培养”工作。充分运用企业信息年报平台,依托和运用信息化手段,协助各地党委组织部门做好50人以下非公企业、个体工商户、专业市场党建数据采集工作;各县(区)每年从个体工商户和非公有制企业中评选出10户“党员经营示范户”。以党建带团建,做到团组织全覆盖。
  实施好市场主体诚信体系建设工程。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要求,认真履行“双告知”职责,落实“双随机”抽查机制,让“一处违法,处处受限”成为失信者“梦魇”。深入开展“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认定公示、“消费满意示范店”“诚信市场”“农村文明集市”“平安市场”建设工作,增强市场主体诚信经营意识,每年重点扶持1个以上能够代表临沧优势产业、特色产业的省级诚信市场,创建“平安市场”和“农村文明集市”县级各18个、市级各5个、省级各2个,创建“消费满意示范店”省级40个、市级80个、县级160个。

返回
2025年05月07日  第7461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我市构建市场监管服务“四梁八柱”

刊发时间:2017-01-17 A1版  作者:蒋正林 【字体:大 中 小】

创新工作机制   实施“五大工程”

我市构建市场监管服务“四梁八柱”

  本报讯 (通讯员 蒋正林) “十三五”期间,我市将重点实施市场主体培育、商标战略建设、消费维权体系建设、非公党建建设、市场主体诚信体系建设“五大工程”,构建市场监管服务的“四梁八柱”。
  实施市场主体培育工程。聚焦“激活力、补短板、强实体”,降低门槛,深入实施商事登记便利化改革,放宽准入,破除对个体和企业创新的束缚,激发市场活力和创业热情,助“创客”们圆梦,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局面。力争内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递增10%,到2020年总量分别达到2330户、100户、12000户、130000户。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000户,总数达到2000户。对重大项目投资企业等跟踪服务率达到100%;培育拥有核心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较强的广告龙头企业5家,年广告经营额超过千万的大型广告公司1家;力争获得省一级广告企业资质认定1家,省二级广告企业资质认定3家。
  实施商标战略建设工程。以解决“大产业无品牌,大品牌小产业”的问题为切入点,深入实施商标战略和“临品出滇”工程,加大知名、著名、驰名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申报注册力度,使全市注册商标量年增长率10%以上。至2020年,有效商标注总量达到4000件以上,推荐认定驰名商标总数达到11件以上、著名商标总数达到100件以上,培育认定知名商标达到200件以上,地理标志商标达到10件以上、集体商标达到10件以上。
  实施消费维权体系建设工程。到2020年,12315行政执法体系、行业自律诚信体系、社会监督体系和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体系等四个体系基本构建,“网络覆盖城乡、信息交流互动、维权分级处置”维权网络架构基本建立,实现消费者投诉举报“受理快、分流快、办结快”,做到消费投诉件件受理,事事回应;实现全市所有乡(镇)100%建立消费者消费分会、所有街道办事处村委会100%建立12315联络站和消费者投诉站,推动城乡消费维权服务均等化。
  实施非公党建建设工程。进一步扩大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专业市场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保持规模以上企业党组织100%覆盖。在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中开展“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的“三亮”活动;建设非公企业、个体工商户、专业市场党组织书记、党员、指导员和出资人“四支队伍”,做好“三培养”工作。充分运用企业信息年报平台,依托和运用信息化手段,协助各地党委组织部门做好50人以下非公企业、个体工商户、专业市场党建数据采集工作;各县(区)每年从个体工商户和非公有制企业中评选出10户“党员经营示范户”。以党建带团建,做到团组织全覆盖。
  实施好市场主体诚信体系建设工程。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要求,认真履行“双告知”职责,落实“双随机”抽查机制,让“一处违法,处处受限”成为失信者“梦魇”。深入开展“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认定公示、“消费满意示范店”“诚信市场”“农村文明集市”“平安市场”建设工作,增强市场主体诚信经营意识,每年重点扶持1个以上能够代表临沧优势产业、特色产业的省级诚信市场,创建“平安市场”和“农村文明集市”县级各18个、市级各5个、省级各2个,创建“消费满意示范店”省级40个、市级80个、县级16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