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陷入“拉锯战” 春节后我国首轮成品油调价或搁浅
新华社上海2月12日电 (新华社记者 刘 雪) 2月14日24时,我国将迎来今年春节后首个成品油调价时间窗口。近期国际油价陷入“拉锯战”,整体波动幅度较小。业内研究机构普遍认为,本轮国内成品油调价很可能遭遇搁浅。
我国《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规定,国内汽、柴油价格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变化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调价生效时间为调价发布日24时。当调价幅度低于每吨50元时,不作调整,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
上一次我国成品油调价发生在1月25日24时,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下调70元。受春节假期因素影响,本轮成品油调价间隔周期比以往更长。到2月14日24时,成品油调价时间窗口正式到来。
在业内专家看来,2017年国际油价的主要利空因素来自北美页岩油生产的复苏,而油价上涨的主要推动力来自欧佩克及其他产油国的减产政策。
新华社石油价格系统2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最新的一揽子原油平均价格变化率为1.29%。东方油品数据库监测的一揽子原油变化率为1.111%,对应成品油价格涨幅约每吨37元。安迅思监测的成品油价格变化率指数为1.06%,对应的成品油价格涨幅约每吨35元。
李彦表示,近期市场投资者持观望态度,等待下周欧佩克官方发布的数据以判断减产协议履行的力度。除非出现黑天鹅事件引起国际油价突然暴涨,否则按照目前的国际油价水平来看,本轮国内成品油调价对应的涨幅或难以满足调价门槛,因此,调价遭遇搁浅的概率较大。
本轮调价周期是2017年我国第三轮成品油调价周期。今年以来,我国成品油价格已经历了一涨一跌两次调整,但由于涨跌幅一致,故整体价格维持在去年年末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