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党报要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突出地方特色
地方党报肩负着坚持正面宣传、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使命。如何在坚持这个总方针的前提下,既紧扣中央精神,又突出地方党报特色,通过信息的传播打破党报面孔“死板”、与普通受众“隔一层”的多年一贯制的局面,做到既体现报纸的正确导向,为党委、政府重大决策的顺利实施宣传造势,又为普通受众可读和可用,从而达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目的。
党报必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突出地方党报的地方特色,必须把中央精神和地方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做好“结合”文章。中央精神是统一思想、指导工作的有力武器,宣传中央精神是各级党报首要的责任。当前,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成为党报宣传报道的重点。地方党报宣传中央精神,要原原本本,利用媒体的多种宣传报道方式做好上传下达,把中央精神传达到基层。
要清醒的认识到,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党报虽叫“报”,但不能忘记姓“党”的属性。党报是党的舆论宣传阵地,历来都有“喉舌”、“耳目”的作用,是党的方针政策传达到各级政府和各地部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人民群众了解政治生活、掌握国家政策、反映百姓心声的重要窗口和工具。党报不同于专业报,更不同于街头“娱乐性”小报,地方党报不能因居于地方,就在宣传党的主张上打折扣,在宣传上放任自流。党报它虽具有商品的属性,但却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是以追求社会效益、引导效果为第一位的,突出地方特色必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当然,为了适合广大读者的需求,党报无疑也要刊登一些知识性、趣味性、休闲性、娱乐性等新闻,但这些文章必须是科学有益、积极向上的,有利于读者身心健康的。
作为地方党委的机关报,是当地最具权威性、指导性和公信力的主流媒体,是当地党委、政府和人民的喉舌,也是党和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地方党报唱响主旋律,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就形成了党委运用报纸指导和推动工作,报纸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宣传的优良传统和重要特色,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础和很大的影响能力。紧扣时代脉搏,及时捕捉新闻事实是地方党报的生命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更应当把这一光荣传统和重要特色发扬光大,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把地方党报的舆论影响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真正增强党报在群众中的权威性、可信性,使党报真正发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作用。
新闻工作者在选择新闻事实、叙述和披露新闻事实时正确地反映舆论,在认识和评判事实时科学地引导舆论,在舆论变动的各个环节上施加正确的影响,或推波助澜,或开沟叠坝,使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和法规、人民的意志和愿望成为舆论的主流和核心,更好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服务。因此,地方党报的工作人员就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政治敏锐性,密切关注舆论现象,认真学习和研究舆论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及时掌握和分析舆情,正确地反映和引导舆论,不断地提高地方党报的舆论影响能力。
突出地方党报的地方特色
当前,在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一张报纸要想赢得读者青睐,求得生存发展,就必须办出特色。党报主要报道对象具有地方性,主要受众具有地方性,决定地方党报应该具有地方特色。地区之间总是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地方特色是客观存在的,地方党报只有把这一特色突出出来,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显示独特的存在价值。
突出地方党报的地方特色,必须加大对地方资源优势的报道力度。围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围绕农业、农村、农民,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宣传报道。新闻报道作为主观对客观的一种及时准确的反映,应该展示地方经济社会生活的主流和方向,首当其冲的是要凸显地方定位,当地开展的新农村建设、脱贫攻坚、民生工程等,开设个比较固定的专栏。读者看了这些“优势”报道,不仅会产生地方亲近感,而且会增强振兴家乡的自信心。
突出地方党报的地方特色,必须要腾出大量头条的版面和时段用于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报道。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社会生活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看报已不再同单纯的政治生活紧密相连,它已成为群众闲暇时间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此时,党报面向的不仅仅是党政领导机关与基层的各级干部,而且要面向广大的普通群众,地方党报一以贯之的一些做法应该随着受众的变化而变化,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正在成为地方党报新的追求。与此同时,近年来,国家对农村工作十分重视,农民、农村、农业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宣传报道好 “三农”工作成为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做好农村报道?根据实践经验来看,有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值得重视,那就是讲道理不如说故事。讲道理重在以理服人,树立权威;说故事重在以情感人,树立榜样。二者各有所长,都有其用武之地。不过,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和受众自主意识的增强,说故事越来越受欢迎,“少讲道理,多说故事”成为许多新闻报道遵循的原则。具体到农村报道领域,更是重在说故事,一是致富故事;二是科技故事;三是生活故事。对这些故事的再现,使人们对农村生活有一个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从而增强报纸的可读性和感染力。多一些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报道,少一些会议、领导活动的报道,站在新闻角度报道领导活动,跳出会议写新闻。这样也就打破党报面孔“死板”、与普通受众“隔一层”的多年一贯制的局面,做到既体现报纸的正确导向,为党委、政府重大决策的顺利实施宣传造势,又为普通受众可读和可用。
总之,作为传媒之一的地方党报应当把握信息传播的核心,既坚定不移的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紧扣中央精神,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又要突出地方党报特色,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在报道形式上讲求时效性、平视性、可读性。在新闻事实与信息的传递上能以真、以情感人,使报纸更加贴近百姓大众,把地方党报办成一张党委政府重视、满意,干部群众关心、认可,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的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