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改善民生 提升幸福指数
——九论认真学习贯彻市委四届二次全会精神
民生保障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根基,全面小康不仅是经济发展,更是人民群众福祉的改善提升。市委四届二次全会提出:“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补齐民生短板。”这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发展民生事业的高度重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守民生底线,把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不懈追求,带着责任、怀着感情,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各项民生工作。
围绕做好下步的民生工作,全会明确提出了三大要求,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围绕目标,全力以赴做好今年的民生工作。
要进一步织牢扎密民生保障网。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统筹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均衡发展、优质发展。扎实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入推进教育精准扶贫行动计划,实施好边境县14年免费教育。加强健康临沧建设。扎实做好就业托底工作,保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全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确保养老保险按时足额发放,加强社会保险、救助和慈善等方面资源统筹,切实兜住困难群体民生网底。
要加快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各个方面,着力推进重大公共文化项目建设,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倡导全民健身新时尚,不断丰富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发挥临沧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大力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优秀民族文化,举办好亚洲微电影艺术节、中国佤族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等文化活动,促进文化繁荣发展,打响“世界佤乡”品牌。
要全面推进平安临沧法治临沧建设。切实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要从严从实从细抓好保稳定、护安全、促和谐的工作,有效防控各类风险,确保不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重大公共安全事故、重大环境事故,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加强边境建设管理,健全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联控联管体系,切实维护国家安全、边疆稳定。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宣传教育,切实增强人民群众法治观念。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建设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依法处理社会问题、管理社会事务、化解社会矛盾。
改善民生是发展之本、和谐之基。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四届二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力度、更实的行动,向人民群众交出一份温暖幸福的民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