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庆县产业融合发展见实效
第一、第二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35.71亿元和31.16亿元,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32.34亿元
本报讯 (通讯员 许灵锋) 去年以来,凤庆县优化产业结构,按照“提升农业、加强工业、发展服务业”的思路,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巩固提升高原特色农业,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以绿色、生态、有机为引领,以基地建设为抓手,继续巩固全省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成果,抓实“茶叶、核桃、畜牧、水产、蔗糖、烤烟、油茶、坚果”八大产业,着力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累计建成特色产业基地290万亩,农民人均达7亩以上。去年,实现茶叶产量3.5万吨,核桃产量11.2万吨,甘蔗产量36.3万吨,收购烟叶21.3万担,肉类总产7.33万吨。全县累计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78.4万亩,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11.8万亩,有机水产基地10.5万亩。注重培育农业新型主体,累计培植农业龙头企业34户,农民合作社322家。2016年,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35.71亿元,增长6.1%。
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园区经济加快发展。坚持以发展园区经济为着力点,扎实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绿色工业,大力推动生物产业和新能源发展,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着力打造国家科技园、核桃产业园、生物药业园,累计完成园区投资97.1亿元,入园企业累计达102户,投产92户,园区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滇红生态产业园区被列为“全省第一批生物产业示范基地”“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和全市创建的“百亿元”产业园区,“全国滇红茶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工作有序推进。中小企业成长和“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创业培育工程深入实施,累计培育规上企业26户,小微企业累计达923户。2016年,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31.16亿元,增长14.4%。
加大三产扶持力度,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抓实生态文化旅游业发展,突出“天下茶尊·滇红凤庆”主题,完成全县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加快推进鲁史古镇、诗礼古墨、锦秀茶王保护与开发、澜沧江百里长湖景点打造,夯实文化旅游业发展基础。去年共接待游客156万人次,完成旅游业总收入14.2亿元。诗礼乡古墨村荣获“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称号,回味轩风情园、滇红园、古茶走廊庄园、江北人家、仁山智水茶庄园荣获“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称号。古墨村、鲁史古镇、石洞寺景区被评为AA级旅游景区。扎实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物流交通、金融保险、餐饮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2016年,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32.34亿元,增长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