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感”的来源
市两会期间,市委老干部局开展“畅谈十八大以来变化,展望十九大胜利召开”活动。临沧电视台以访谈录的形式制作《幸福临沧访谈录》专栏,受邀访谈的7人都是在临沧工作并退休的老同志。通过收看访谈录,让人感受最多的便是“幸福感”。
什么是幸福感?幸福感,是一种来自内心深处、是一种切身的体验,是人在需求和愿望变成现实后自己的一种主观感受,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是一种精神层面上对外界人或事物一种美的体验,它与我们的满足感有关。
那么,幸福感来自哪呢?有人说,幸福是司马迁写完《史记》时的那声轻松的感叹,是比尔盖茨第一次登上福布斯榜首时的心情,是十年寒窗一举成名,是久旱逢甘露,沙漠遇绿洲,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的感受。
今天我想说的他们的幸福感,是一种与日常的生活息息相关、从生活点滴中感受到的。“春江水暖鸭先知”,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怎么样,生活在其中的人是最明白的。这一期访谈录邀请的退休人员,来自不同的行业,从事不同的工作,具有一定的行业代表性。他们的幸福感,来自于他们多年来在岗位上、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感受,访谈中他们提到最多的就是“过去”这个词,可见,这种富足感来源于比较,是对目前这种生活现状的一种满足。这种感受来自于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与其所享受的交通便利的程度,现代发达的医疗卫生水平,所居住的生活环境等等有关。试想,要是在“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以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中的这样一种处境,还会不会觉得有幸福感?
然而,当前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大力发展经济建设,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社会制度不断完善,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以及不断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提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中国梦后,我国的经济、社会环境明显改善,特别是反腐败工作力度空前加大。现代诗人写道:“十八大东风劲吹,万众欢腾神归。‘五位一体’似春阳,纲举目张,暖彻人心肺。政治经济兴文化,生态文明媲美。展望前景更壮阔。官民共勉,齐心创新辉。”
正所谓“鱼知水温如何,鸟知天高如何”。无论是古代的文人、现代诗人,还是受访谈老干部,他们都是生活在时下的社会环境里的。透过诗词、访谈录,我们还是或多或少能够感受到一些当时的社会状态。那么,他们的幸福感来自哪呢?来自于他们所生活在和平的社会大环境,来自于国家的经济实力、日益完善的分配制度和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
这种幸福感,无关名利,无关风月,只是来自内心深处对一个国家、一种制度的认同。这样一种认同感,这种幸福感,在今后可能会感受更加强烈:未来五年,我市经济发展将实现新跨越,全市经济保持年均增长11%以上;脱贫攻坚取得新胜利,实现现行标准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区)全部摘帽;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实现新提高,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升,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新成效,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保持良好,城乡人居环境更加优美;沿边开放取得新突破,口岸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对外贸易大幅提高;体制机制建设取得新进展,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各领域基础性制度基本形成……未来,临沧将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新的发展实践,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