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盘村:瞄准产业融合发展促脱贫

刊发时间:2017-03-20 A2版  作者:陈灿华 关汪武 杨莲莲

  走进沧源自治县班老乡营盘村,红瓦房、空心砖房变成抗震安居房,土路变成硬板路,太阳能路灯通到自然村组……过去一年来脱贫攻坚带来的新变化尽收眼底。
  “没想到,全村的变化这么快,贫困农户都住上了抗震安居房,硬板路都修到了农户家门前,还装上了太阳能路灯,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村民熊永光告诉记者。
  2016年,在脱贫攻坚政策引领下,班老乡加大了对营盘村的扶持力度,保障贫困农户住房安全,提升农户居住环境,全村广大农户“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村财务监督主任李正龙介绍,长期以来,村民们思想观念落后,大家守着热区资源优势却依然贫困。2016年初,村 “两委”坚持农户增收从产业做起,把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作为脱贫攻坚的着力点,驻村工作组、村组干部、挂钩联系干部挨家挨户给农户算产业发展账,帮助农户制定发展规划,宣传支农强农惠农政策,村民的发展意识不断增强。仅2016年上半年,全村无筋豆种植户就由2015年成立种植合作社时的3户增加到35户,种植面积也由几十亩增加到400亩。种植户杨文明说:“没想到,种植无筋豆3个月,扣除种植成本,还能有2万元的收入。”他表示2017年将扩大种植面积,带动其他农户一同种植,共同致富。
  据了解,乡党委、政府和挂钩部门在营盘村抓实产业发展的精准发力,2016年末全村共有核桃2468亩、坚果3336.6亩、茶叶641亩、咖啡700亩、无筋豆400亩、砂仁200亩,形成了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年末,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977.51万元,与去年相比增长22.61%,人均纯收入8389元,与去年相比增长9.33%。
  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发展,有效推进了农村危房改造和提升人居环境,全村除完成了53户农户住房的改造建设外,还修建了全长6.1公里进村入户硬板路3条;3个党员活动室、11个垃圾池;安装太阳能路灯150盏;修建了学生宿舍楼、食堂,全村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实现全村广播电视、网络宽带全覆盖和行政村、学校、卫生室网络宽带全覆盖。

返回
2025年07月05日  第7520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营盘村:瞄准产业融合发展促脱贫

刊发时间:2017-03-20 A2版  作者:陈灿华 关汪武 杨莲莲 【字体:大 中 小】

  走进沧源自治县班老乡营盘村,红瓦房、空心砖房变成抗震安居房,土路变成硬板路,太阳能路灯通到自然村组……过去一年来脱贫攻坚带来的新变化尽收眼底。
  “没想到,全村的变化这么快,贫困农户都住上了抗震安居房,硬板路都修到了农户家门前,还装上了太阳能路灯,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村民熊永光告诉记者。
  2016年,在脱贫攻坚政策引领下,班老乡加大了对营盘村的扶持力度,保障贫困农户住房安全,提升农户居住环境,全村广大农户“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村财务监督主任李正龙介绍,长期以来,村民们思想观念落后,大家守着热区资源优势却依然贫困。2016年初,村 “两委”坚持农户增收从产业做起,把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作为脱贫攻坚的着力点,驻村工作组、村组干部、挂钩联系干部挨家挨户给农户算产业发展账,帮助农户制定发展规划,宣传支农强农惠农政策,村民的发展意识不断增强。仅2016年上半年,全村无筋豆种植户就由2015年成立种植合作社时的3户增加到35户,种植面积也由几十亩增加到400亩。种植户杨文明说:“没想到,种植无筋豆3个月,扣除种植成本,还能有2万元的收入。”他表示2017年将扩大种植面积,带动其他农户一同种植,共同致富。
  据了解,乡党委、政府和挂钩部门在营盘村抓实产业发展的精准发力,2016年末全村共有核桃2468亩、坚果3336.6亩、茶叶641亩、咖啡700亩、无筋豆400亩、砂仁200亩,形成了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年末,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977.51万元,与去年相比增长22.61%,人均纯收入8389元,与去年相比增长9.33%。
  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发展,有效推进了农村危房改造和提升人居环境,全村除完成了53户农户住房的改造建设外,还修建了全长6.1公里进村入户硬板路3条;3个党员活动室、11个垃圾池;安装太阳能路灯150盏;修建了学生宿舍楼、食堂,全村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实现全村广播电视、网络宽带全覆盖和行政村、学校、卫生室网络宽带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