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匠”艾影

刊发时间:2017-04-02 A3版  作者:杨茂芳 文/图

IMG_5883揭纸.jpg

  木匠、铁匠、泥水匠……在滇西老家,只要某一个行业工艺精湛,造诣颇深,就被称之为“某匠”师傅。我之所以给艾影冠以“纸匠”,是因为艾影的“匠心”感动了我,她对制作“工艺芒团纸”的每一个环节是那么的认真细腻。
  26岁的艾影,生长于素有中国造纸术“活化石”之称的耿马自治县孟定镇遮哈村芒团自然村造纸世家,五六岁她就跟着母亲学做纸,初中毕业痴情于“手工造纸”。
  “采料、晒料、浸泡、拌灰、蒸煮、洗涤、捣浆、浇纸、晒纸、呀光、揭纸”,11道家庭作坊造纸工艺小心翼翼; “浸泡、蒸煮、捣浆、浇纸、揭纸”5步非常关键的流程十分谨小慎微。浸泡构树皮,给构树皮拌火灰,将构树皮放到锅里蒸煮。煮透了又将构树皮拿到水沟里刮洗,再将刮洗干净的构树皮放到石墩上用大锤捣烂,然后放进桶里用清水浣洗,取构树皮嫩白的脂浆“浇、晒、呀、揭”。槌捣最好纸浆,剔除细微杂物,采摘最美花朵,挑选最美叶片,设计最美图案。
  “芒团纸”,傣族称“洁沙”。艾影在继承古朴悠远的传统工艺的同时,大胆创新,适当融入现代元素。在浇纸环节,将采摘好的新鲜花朵或绿叶根据设计图案,有规则地摆放拼接,鲜艳的花瓣绿叶镶嵌于柔软朦胧的白棉纸中,生命的绚烂熠熠生辉,仿佛昭示着芒团纸在时间的长河里永不凋零。芒团手工纸因其坚韧洁白、柔软光滑、久存不陈、防腐防蛀、力撕不破,备受青睐。产品远销昆明、上海、泰国、缅甸等国家和地区。2006年芒团傣族手工造纸工艺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芒团村获“中华傣家造纸第一村”美誉。2013年艾影创新创意设计生产“工艺芒团纸”,主要用于普洱茶包装纸,年销售额4万多张,其中玉溪有一个茶厂每年订购3万张。
  2013年11月“工艺芒团纸”被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为“云南省农村文化产业先进典型”,2014年“临沧芒团傣影手工艺术有限公司”成立,全村户户掌握造纸技术,年产白棉纸100多万张,产值约200万元。年收入最高的达6万元,年收入3至5万元的居多,芒团自然村家家户户都盖起了小洋楼。2015年8月8日,艾影被国家旅游局授予“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

返回
2025年07月06日  第7533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纸匠”艾影

刊发时间:2017-04-02 A3版  作者:杨茂芳 文/图 【字体:大 中 小】

IMG_5883揭纸.jpg

  木匠、铁匠、泥水匠……在滇西老家,只要某一个行业工艺精湛,造诣颇深,就被称之为“某匠”师傅。我之所以给艾影冠以“纸匠”,是因为艾影的“匠心”感动了我,她对制作“工艺芒团纸”的每一个环节是那么的认真细腻。
  26岁的艾影,生长于素有中国造纸术“活化石”之称的耿马自治县孟定镇遮哈村芒团自然村造纸世家,五六岁她就跟着母亲学做纸,初中毕业痴情于“手工造纸”。
  “采料、晒料、浸泡、拌灰、蒸煮、洗涤、捣浆、浇纸、晒纸、呀光、揭纸”,11道家庭作坊造纸工艺小心翼翼; “浸泡、蒸煮、捣浆、浇纸、揭纸”5步非常关键的流程十分谨小慎微。浸泡构树皮,给构树皮拌火灰,将构树皮放到锅里蒸煮。煮透了又将构树皮拿到水沟里刮洗,再将刮洗干净的构树皮放到石墩上用大锤捣烂,然后放进桶里用清水浣洗,取构树皮嫩白的脂浆“浇、晒、呀、揭”。槌捣最好纸浆,剔除细微杂物,采摘最美花朵,挑选最美叶片,设计最美图案。
  “芒团纸”,傣族称“洁沙”。艾影在继承古朴悠远的传统工艺的同时,大胆创新,适当融入现代元素。在浇纸环节,将采摘好的新鲜花朵或绿叶根据设计图案,有规则地摆放拼接,鲜艳的花瓣绿叶镶嵌于柔软朦胧的白棉纸中,生命的绚烂熠熠生辉,仿佛昭示着芒团纸在时间的长河里永不凋零。芒团手工纸因其坚韧洁白、柔软光滑、久存不陈、防腐防蛀、力撕不破,备受青睐。产品远销昆明、上海、泰国、缅甸等国家和地区。2006年芒团傣族手工造纸工艺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芒团村获“中华傣家造纸第一村”美誉。2013年艾影创新创意设计生产“工艺芒团纸”,主要用于普洱茶包装纸,年销售额4万多张,其中玉溪有一个茶厂每年订购3万张。
  2013年11月“工艺芒团纸”被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为“云南省农村文化产业先进典型”,2014年“临沧芒团傣影手工艺术有限公司”成立,全村户户掌握造纸技术,年产白棉纸100多万张,产值约200万元。年收入最高的达6万元,年收入3至5万元的居多,芒团自然村家家户户都盖起了小洋楼。2015年8月8日,艾影被国家旅游局授予“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