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次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重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现对凤庆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培育核心价值观思考如下:
主要做法。自上而下狠抓主旋律。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凤庆县各学校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述、“明是非,知荣辱,爱校园,树形象”、“建设人民满意的学校、打造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扎根基层、转变学风、改善教风、树立形象”、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开展身边模范推荐活动。推荐身边道德模范、举办身边好人学习推荐、评选师德标兵、学科带头人、最美少年等,参与临沧市举办的“十百千万”活动,每年推荐上报一批思想道德先进青少年,在广大师生中广泛推荐“感动临沧”年度人物候选人,在校园橱窗、专栏上宣传先进人物事迹,弘扬正能量,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丰富践行核心价值观载体。举行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利用多媒体教学体现知、情、意的统一,进行教学经验交流,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举办读书、演讲、绘画、征文、科技创新手工制作等活动,使师生参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开展国旗下讲话及其他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设立校园红领巾监督岗,健全流动红旗评奖制度,开展节约行动、爱岗敬业行动,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调查,给师生提供了培育价值观的渠道和机会。
呈现特色培育核心价值观。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学校留守儿童逐年增加,有条件的学校创建了“留守儿童之家”,基本达到十个一。1.开启一个心理咨询信箱和心理倾诉室。设立心理辅导教师,为留守学生解决心理障碍问题,有针对性引导。2.建立代理家长制。代理家长以主要监护人为主,教职工必须作为三名及以上留守学生的代理家长,学校行政人员要做无人监护留守学生的代理家长。3.举办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教育学生遵纪守法、了解安全常识,让学生身心健康。4.参加一项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学校成立各种课外兴趣小组,组织留守学生至少参加一项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丰富留守学生的课余生活。5.开展一次谈心活动。代理家长每月与留守学生谈一次心,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绪、交友、身体等方面的情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6.读一本好书。指导学生每月读一本好书,针对学生情况写好读后感,开展读书活动、书评、读后感征文比赛等活动。7.开通一部亲情电话。用于留守学生与家长、老师之间沟通,疑难问题进行咨询。8.写一封亲情书信。教育学生利用传统节日、长辈生日、寒暑假等特殊日子给远方的家长写一封亲情书信,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传统美德。9.过一个快乐的生日。根据留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某天为留守孩子生日,开展系列以生日为主题的活动,让留守孩子感受家的温馨和同伴的关爱。10.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引导学生为家庭、为学校和社会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心。
建议及对策。做好一个总体规划。以“明是非,知荣辱,爱校园,树形象”为教育主题,制定培育核心价值观的战略思路、具体路径和措施;广泛开展家访活动,全面掌握师生的价值期盼,深入研究当前社会存在的价值共识和主要分歧,概括核心价值观必须遵循的原则和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规划,将长远目标与阶段性要求结合,精心组织、分步实施,加以推进。
完善一个好制度。建立健全师生奖惩制度,加大对道德模范和在社会生活中弘扬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师生给予奖励,对那些违背核心价值和对社会风尚造成严重损害的人员加大教育引导力度。
选树一批好标兵。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在校园设置善行义举专栏,分别从社会、家庭及学校三个层面充分发挥道德模范引领示范作用,让广大师生学有标兵、赶有方向,争当道德模范。
落实一项教育责任。加强社会教育,在孩子心中种下爱的种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邻里监督教育、帮助教育、社会舆论监督教育,逐步引导师生自觉抵制不良风气,落实教育责任。
学习一个好典型。以学习各级涌现出来的道德模范事迹为动力,把那些最富有时代精神、最富有实践特色、最富有旺盛人气的价值理念展示出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营造一个好氛围。充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现师生身上蕴藏的积极向上的思想精神,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丰富载体,搭建弘扬核心价值体系平台,形成有利于培育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
弘扬一个精气神。把诚实守信、互助友爱融入到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在人与人之间文明交往、“春风化雨”中弘扬真善美,呼唤中国梦发展之“魂”,让全体师生都能感受到精神家园、共同理想的抚慰与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