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庆县经济社会发展谱新篇

刊发时间:2017-04-06 A1版  作者:庄文勤

做大工业总量 盘活农业增量 提升脱贫质量

凤庆县经济社会发展谱新篇

  本报讯 (通讯员 庄文勤) 近年来,凤庆县通过育财源、破瓶颈、补短板,突出修好路、兴水利、改危房、强产业、脱贫困、建生态、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做强做大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做大工业总量,促工业提速增效;去年,全县推进重大项目建设664项。坚持以发展园区经济为着力点,打造国家科技园、核桃产业园、生物药业园,累计完成园区投资97.08亿元,入园企业102户,投产77户。主要工业产品稳中有增,生产精制茶2.58万吨、食糖5.44万吨,完成水泥产量160万吨、小湾电站发电173亿度。全社会用电量2.68亿千瓦时,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31.6亿元,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33.9亿元。
  巩固全省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成果,抓实茶叶、核桃、畜牧、水产、蔗糖、烤烟、油茶、坚果八大产业,着力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去年,新建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基地20万亩,新建魔芋等林下产业基地6万亩,新植油茶、澳洲坚果等特色经济作物8.4万亩,巩固粮食播种面积76.81万亩。目前,全县有茶园30.62万亩、核桃170万亩、红花油茶27.36万亩、澳洲坚果14.21万亩、魔芋12.98万亩、桑园2.81万亩、渔业养殖面积10.47万亩,累计建成特色产业基地290万亩,农民人均达7亩以上。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36.5亿元,同比增6.8%,被评为“2016年度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
  建立县处级领导挂钩乡镇、部门包村、干部包户长效机制,扎实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全县派出43支220人驻村扶贫工作队开展驻村帮扶,组织6730名干部帮扶所有贫困户,精准识别贫困人口11369户40062人。整合各类扶贫资金,扎实推进贫困村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2.5亿元,扶贫贷款5.5亿元。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村村组公路硬化180公里,入户道路硬化91公里。实施农村人畜饮水工程项目147个,饮水管网735公里。新开工贫困村教育基础设施项目4670平方米,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实现全覆盖,新农合参合率和新农保参保率达100%。35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全面启动建设,进点建房1294户。

返回
2025年07月04日  第7537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凤庆县经济社会发展谱新篇

刊发时间:2017-04-06 A1版  作者:庄文勤 【字体:大 中 小】

做大工业总量 盘活农业增量 提升脱贫质量

凤庆县经济社会发展谱新篇

  本报讯 (通讯员 庄文勤) 近年来,凤庆县通过育财源、破瓶颈、补短板,突出修好路、兴水利、改危房、强产业、脱贫困、建生态、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做强做大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做大工业总量,促工业提速增效;去年,全县推进重大项目建设664项。坚持以发展园区经济为着力点,打造国家科技园、核桃产业园、生物药业园,累计完成园区投资97.08亿元,入园企业102户,投产77户。主要工业产品稳中有增,生产精制茶2.58万吨、食糖5.44万吨,完成水泥产量160万吨、小湾电站发电173亿度。全社会用电量2.68亿千瓦时,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31.6亿元,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33.9亿元。
  巩固全省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成果,抓实茶叶、核桃、畜牧、水产、蔗糖、烤烟、油茶、坚果八大产业,着力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去年,新建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基地20万亩,新建魔芋等林下产业基地6万亩,新植油茶、澳洲坚果等特色经济作物8.4万亩,巩固粮食播种面积76.81万亩。目前,全县有茶园30.62万亩、核桃170万亩、红花油茶27.36万亩、澳洲坚果14.21万亩、魔芋12.98万亩、桑园2.81万亩、渔业养殖面积10.47万亩,累计建成特色产业基地290万亩,农民人均达7亩以上。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36.5亿元,同比增6.8%,被评为“2016年度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
  建立县处级领导挂钩乡镇、部门包村、干部包户长效机制,扎实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全县派出43支220人驻村扶贫工作队开展驻村帮扶,组织6730名干部帮扶所有贫困户,精准识别贫困人口11369户40062人。整合各类扶贫资金,扎实推进贫困村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2.5亿元,扶贫贷款5.5亿元。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村村组公路硬化180公里,入户道路硬化91公里。实施农村人畜饮水工程项目147个,饮水管网735公里。新开工贫困村教育基础设施项目4670平方米,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实现全覆盖,新农合参合率和新农保参保率达100%。35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全面启动建设,进点建房1294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