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下根”可乐业

——我市保障性住房让老百姓住有所居
刊发时间:2017-04-12 A1版  作者:王 燕

  一幢幢高楼错落有致,在小区宽敞的大门口,在绿意盎然的草坪边,在整洁的道路上,在物品丰富的便利店内,三三两两的人群或散步、或聊天、或购物,孩子们的欢笑声不绝于耳。推开自家的窗户就可看见景色宜人的玉龙湖,南汀河和西河在这里交汇后蜿蜒而下,河边垂柳青青,桃花嫣然。楼下便利店、各色餐厅、超市、娱乐一应俱全,走出大门不到1公里内就有学校和医院。
  这是临沧最大、最主要的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玉龙花园小区如今的和谐景象。
  当初,市委、市政府在这块黄金地段兴建保障性住房的决定,是临沧老百姓都拍手称快的事情。市委、市政府决心把临沧最好的地段建成保障性住房,让住房最困难人群入住这里,既住得起,又住得舒服。如今,当时的这一愿景已实实在在呈现在眼前,实现了住房困难人群的一个梦想,用实际行动兑现市委、市政府对人民群众的承诺。
  “外面租一小套房子起码都要5、6百元,现在住进了廉租房,一个月只要交100多元房租,环境好,不必老是担心要搬家,太好了!”廉租户王叔欣慰地告诉记者。之前他带着女儿已经换过无数的租住房,住进廉租房后他说真的有种安下根的感觉了。
  刚下班的小李在家楼下买了东西出来,她说:“在这个小区住,什么都很方便,最主要的还是周边环境的改善。以前为了找便宜点的房子住,环境总是很欠缺,脏乱差是常事,现在可好了,心情也舒畅啦!”
  一个个舒适宜人的小区,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一批又一批的住房困难家庭喜迁新居……2006年以来,    我市实施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79222套,其中,廉租房44792套,公租房34430套。分别是2006年100套,2008年400套,2009年5506套,2010年10490套,2011年34296套,2012年18000套,2013年8630套,2014年500套,2015年1300套。截至2016年12月底,累计完成投资117.33亿元。全市公共租赁住房(含廉租房)累计分配入住51931套(含预分配4353套),分配入住率67.65%。
  针对未竣工项目,我市把加快建设进度、完善配套设施放在重要位置,着力推进保障房小区的工程扫尾及项目相关的公共交通、供水、供电、供气、通信、污水与垃圾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实施由于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未能分配入住的公租房项目,使之早日实现全面竣工投入使用,发挥效益。
  同时,建立健全保障房资格审核、配租流程、后续监管、出租出售及退出机制等一系列制度,严格执行准入、审核、轮候、分配、退出等方面的程序,真正做到保障基本、程序公正、过程公开。建立完善住房保障对象档案和住房保障房源档案,全面公开建设进展、分配管理等信息,接受群众、社会和媒体全方位监督。积极研究保障房小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探索新型服务管理体制机制,整合社会管理职能和服务资源,集中到保障房社区开展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和谐。
  近年来,我市先后启动了廉租住房、公租住房、改善性住房、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建立了多元化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逐步改善城市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等群体的住房条件,有力促进了“住有所居”目标的实现。
  “终于有自己的房子了,我们真是很高兴!”如今已入住玉龙花园小区3年的邓师傅,说到房子掩不住内心的喜悦和记者拉起家常。他说,他和媳妇到临沧城打工已经10多年了,以前两人一个月也就几百块钱,房租支出差不多是收入的三分之一,房子一租就是7、8年,搬了好几次家,心中一直有种流离失所不安稳的感觉。现在住进了公租房,让他们省了不少心,女儿也就近有了安排,完全没有了后顾之忧,夫妻俩全心投入自己的工作,如今双双都是知名餐厅的主厨,收入不断增加,日子越过越顺心,他说,有政府的帮助,他们的日子一定会一天天好起来的!

返回
2025年07月05日  第7543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安下根”可乐业

——我市保障性住房让老百姓住有所居

刊发时间:2017-04-12 A1版  作者:王 燕 【字体:大 中 小】

  一幢幢高楼错落有致,在小区宽敞的大门口,在绿意盎然的草坪边,在整洁的道路上,在物品丰富的便利店内,三三两两的人群或散步、或聊天、或购物,孩子们的欢笑声不绝于耳。推开自家的窗户就可看见景色宜人的玉龙湖,南汀河和西河在这里交汇后蜿蜒而下,河边垂柳青青,桃花嫣然。楼下便利店、各色餐厅、超市、娱乐一应俱全,走出大门不到1公里内就有学校和医院。
  这是临沧最大、最主要的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玉龙花园小区如今的和谐景象。
  当初,市委、市政府在这块黄金地段兴建保障性住房的决定,是临沧老百姓都拍手称快的事情。市委、市政府决心把临沧最好的地段建成保障性住房,让住房最困难人群入住这里,既住得起,又住得舒服。如今,当时的这一愿景已实实在在呈现在眼前,实现了住房困难人群的一个梦想,用实际行动兑现市委、市政府对人民群众的承诺。
  “外面租一小套房子起码都要5、6百元,现在住进了廉租房,一个月只要交100多元房租,环境好,不必老是担心要搬家,太好了!”廉租户王叔欣慰地告诉记者。之前他带着女儿已经换过无数的租住房,住进廉租房后他说真的有种安下根的感觉了。
  刚下班的小李在家楼下买了东西出来,她说:“在这个小区住,什么都很方便,最主要的还是周边环境的改善。以前为了找便宜点的房子住,环境总是很欠缺,脏乱差是常事,现在可好了,心情也舒畅啦!”
  一个个舒适宜人的小区,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一批又一批的住房困难家庭喜迁新居……2006年以来,    我市实施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79222套,其中,廉租房44792套,公租房34430套。分别是2006年100套,2008年400套,2009年5506套,2010年10490套,2011年34296套,2012年18000套,2013年8630套,2014年500套,2015年1300套。截至2016年12月底,累计完成投资117.33亿元。全市公共租赁住房(含廉租房)累计分配入住51931套(含预分配4353套),分配入住率67.65%。
  针对未竣工项目,我市把加快建设进度、完善配套设施放在重要位置,着力推进保障房小区的工程扫尾及项目相关的公共交通、供水、供电、供气、通信、污水与垃圾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实施由于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未能分配入住的公租房项目,使之早日实现全面竣工投入使用,发挥效益。
  同时,建立健全保障房资格审核、配租流程、后续监管、出租出售及退出机制等一系列制度,严格执行准入、审核、轮候、分配、退出等方面的程序,真正做到保障基本、程序公正、过程公开。建立完善住房保障对象档案和住房保障房源档案,全面公开建设进展、分配管理等信息,接受群众、社会和媒体全方位监督。积极研究保障房小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探索新型服务管理体制机制,整合社会管理职能和服务资源,集中到保障房社区开展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和谐。
  近年来,我市先后启动了廉租住房、公租住房、改善性住房、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建立了多元化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逐步改善城市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等群体的住房条件,有力促进了“住有所居”目标的实现。
  “终于有自己的房子了,我们真是很高兴!”如今已入住玉龙花园小区3年的邓师傅,说到房子掩不住内心的喜悦和记者拉起家常。他说,他和媳妇到临沧城打工已经10多年了,以前两人一个月也就几百块钱,房租支出差不多是收入的三分之一,房子一租就是7、8年,搬了好几次家,心中一直有种流离失所不安稳的感觉。现在住进了公租房,让他们省了不少心,女儿也就近有了安排,完全没有了后顾之忧,夫妻俩全心投入自己的工作,如今双双都是知名餐厅的主厨,收入不断增加,日子越过越顺心,他说,有政府的帮助,他们的日子一定会一天天好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