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县抓实教育体制六项改革
突出重点抓硬件 练好内功促发展
云县抓实教育体制六项改革
本报讯 (通讯员 沈仕春) 近年来,云县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并在中小学校硬件设施方面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建设,在抓实硬件改善的同时,突出重点,练好内功,特别在教育体制改革方面,突出深入推进师资配置管理、素质教育、招生制度、学校管理方式、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等改革重点工作。
推进师资配置管理改革,每年组织全县教师开展师德师风学习教育活动,采用教师集中学习、写心得体会、总结材料及年终考核等方式,将教师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情况纳入学校年度目标管理综合考评,对学校教师出现严重师德师风问题的实行一票否决制度。每年按照“国培计划”、继续教育、置换培训等要求,分批分期选送教师到省、市级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建立了城乡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定期交流制度和城区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结对帮扶制度,认真实施好结对帮扶工作。
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加强德育课程建设,强化体育美育教学,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推进招生制度改革,全县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实行划片招生,免试就近入学。调整考核评价机制,将学习成绩的比重下降,素质教育、学校管理和安全稳定等的比重上升。实施普通高考改革,从今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的外语科目实行“一年两考”。
推进学校管理方式改革,建立政府、社会、家庭、学校为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实行学校管理校长负责制,全面自主进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健全中小学校的校务会议、教职工代表大会、家校合作制度。突出教育教学质量在教育工作中的核心地位,把质量作为从教之基、立校之本常抓不懈。制定了《云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考核评价实施细则》。建立各级各类学校教师、校长绩效评价标准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完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强化过程管理与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引导作用。
推进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改革,加快发展现代化职业教育,实现教育内涵提升。以提高质量、促进就业、服务发展为导向,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中等职业学校嵌入相应等级资格证书模块课程,对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合格的学生,核发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深化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推广弹性学制和“工学结合、工学交替、订单培养,完善顶岗实习”等有效做法。
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全面落实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计划、高中阶段教育提升计划、“一村一名大学生”行动计划和乡土人才培训计划,把教育脱贫工作为全县实施精准扶贫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扶贫助困的治本之策,充分发挥教育帮扶优势,体现教育的帮扶特色,以提高人民群众基本文化素质和劳动者技术技能为重点,深入推进教育强民、技能富民,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