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近26万名学生受益营养改善计划
自2011年12月28日启动以来,累计支出资金2.12亿元,创造良好的就餐条件,丰富学生的餐桌
本报讯 (记者 刘东祥) 我市营养改善计划自2011年12月28日启动以来,共实施农村营养改善计划学校1133所(小学1015所,初中118所),受益学生257137人(小学179621人,初中77516人),其中,寄宿学生164052人(小学97871人,初中66181人),享受“一补”的学生数164052人(小学97871人,初中66181人)。截至2016年12月,累计支出营养改善计划资金2.12亿元;“一补资金”支出8927万元。
为全面推进营养改善计划,我市逐年增加资金投入,加强硬件设施建设。认真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统筹安排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资金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改薄计划”等专项资金,着力创造良好的就餐条件和环境。2013年,上级批复我市食堂专项建设项目共有529个,建筑面积15.65万平方米,批复资金26534.7万元。全部项目已完工并全部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善了学校食堂条件。目前,全市共有食堂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
营养改善计划的全面实施,既关爱了孩子,更营养了基础教育,深受群众好评。“自从我到学校读书开始就有营养早餐、午餐,中午放学后就不回家吃饭了,省下了一个小时的时间,我就利用多出来的午饭时间抓紧复习功课,备战中考。每天的早餐、荤素搭配的营养午餐是免费的,让爸爸妈妈省心省力还省钱。”临翔区章驮中学初三一班的李梅开心地告诉记者。
为了让广大学生吃得饱、吃得好、吃得放心、吃得健康,我市通过积极探索,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一系列科学有效的监管体系、供餐模式和运行机制,确保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并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学生的体质明显增强,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学校教育教学成绩有所提升,农民生活负担的减轻,孩子在学校就餐、住宿,农民有更充裕的时间发展家庭经济。对临翔区马台完小六年级学生刘开兵的父亲来说,学校的营养改善计划“解放了自己”。因为刘开兵在学校能吃到安全放心的营养早餐、午餐后,自己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帮别人盖房,增加家庭经济收入。
同时,我市职能部门认真落实学校食材食品采购、验收、储存、加工、出售、留样等各项规定,从源头上保障学校食品安全;加强预防工作,提高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对突发事件能够及时、妥善处置;加强资金监管,确保资金安全。加大学校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严格依照临沧市营养改善计划资金管理办法落实营养改善计划资金的督查与审计工作,确保营养改善计划资金全额有效的用到学生身上。聘请专业人员,对食堂财务管理进行培训,进一步加强财经纪律要求,规范业务管理;努力提升学校食堂的服务水平,优化学校食堂食谱,努力使食品适合学生口味,营养要素满足学生身体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