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庆县建设宜居宜业新村庄

刊发时间:2017-04-16 A1版  作者:双春天

因地制宜   以民为本

凤庆县建设宜居宜业新村庄

  本报讯   (通讯员   双春天)   凤庆县洛党镇田心村将提升人居环境与脱贫攻坚工作同步规划、共同推进,以“七改三清”环境整治为重点,融入“海绵”理念,创新绿化模式,以民为本因地制宜建设宜居宜业新村庄。
  田心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规划用地35.6亩,计划安置50户,以集中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滑坡搬迁户为主,分两期实施,一期30户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6户,于2015年12月启动建设。在整体规划中,选址综合考虑了地质安全、交通便利和就近就医、就学等因素,并结合与市政大道相邻的优势,在主干道两侧住房一层统设商铺。将“七改三清”融入到规划,做到雨污分流、厨卫入户、人畜分院,有效解决卫生陋习问题。通过融入“海绵”规划理念,将以往全面绿化、全面道路硬化转变为突出渗水路面和微田园建设。统一建房模式,户型设计主要从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等方面综合考虑,合理将农户庭院和主街道搭配,增强乡土气息。全部采用本土经济果树进行绿化,降低成本的同时,实现绿化和经济效益双赢。
  按照“党政科学引导、部门齐抓共管、村组组织管理、群众自主建设”的工作模式抓项目建设。组建村民建房理事会,设立现场指挥部,及时解决建房户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召开小组长会、户长会、粘贴公告、发放宣传资料和入户动员等方式,做到危房改造深入民心,补助政策家喻户晓。所有建房户在享受上级规定补助以外,对规定时限内完成宅基地认领、启动建房和提前竣工且达标的给予奖励。发动亲帮亲、邻帮邻,以投工投劳的方式团结互助建房,减少困难群众建房负担。同时,按照“一村一品、一村多品”产业发展思路,对经济林果、生态养殖、特色小吃等进行重点扶持。
  今年64岁的村民罗嘉声介绍,他家今年春节前搬入新居,他对这个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新家园赞不绝口。“在贷款资金、补助资金双重扶持下,不用额外欠债就盖起了像样的大房子。”罗嘉声笑容满面地说,在政府的项目支持下,他家还成立了农村电商服务中心,随着不断把家乡的土特产销售出去,日子越过越甜。

返回
2025年07月05日  第7547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凤庆县建设宜居宜业新村庄

刊发时间:2017-04-16 A1版  作者:双春天 【字体:大 中 小】

因地制宜   以民为本

凤庆县建设宜居宜业新村庄

  本报讯   (通讯员   双春天)   凤庆县洛党镇田心村将提升人居环境与脱贫攻坚工作同步规划、共同推进,以“七改三清”环境整治为重点,融入“海绵”理念,创新绿化模式,以民为本因地制宜建设宜居宜业新村庄。
  田心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规划用地35.6亩,计划安置50户,以集中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滑坡搬迁户为主,分两期实施,一期30户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6户,于2015年12月启动建设。在整体规划中,选址综合考虑了地质安全、交通便利和就近就医、就学等因素,并结合与市政大道相邻的优势,在主干道两侧住房一层统设商铺。将“七改三清”融入到规划,做到雨污分流、厨卫入户、人畜分院,有效解决卫生陋习问题。通过融入“海绵”规划理念,将以往全面绿化、全面道路硬化转变为突出渗水路面和微田园建设。统一建房模式,户型设计主要从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等方面综合考虑,合理将农户庭院和主街道搭配,增强乡土气息。全部采用本土经济果树进行绿化,降低成本的同时,实现绿化和经济效益双赢。
  按照“党政科学引导、部门齐抓共管、村组组织管理、群众自主建设”的工作模式抓项目建设。组建村民建房理事会,设立现场指挥部,及时解决建房户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召开小组长会、户长会、粘贴公告、发放宣传资料和入户动员等方式,做到危房改造深入民心,补助政策家喻户晓。所有建房户在享受上级规定补助以外,对规定时限内完成宅基地认领、启动建房和提前竣工且达标的给予奖励。发动亲帮亲、邻帮邻,以投工投劳的方式团结互助建房,减少困难群众建房负担。同时,按照“一村一品、一村多品”产业发展思路,对经济林果、生态养殖、特色小吃等进行重点扶持。
  今年64岁的村民罗嘉声介绍,他家今年春节前搬入新居,他对这个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新家园赞不绝口。“在贷款资金、补助资金双重扶持下,不用额外欠债就盖起了像样的大房子。”罗嘉声笑容满面地说,在政府的项目支持下,他家还成立了农村电商服务中心,随着不断把家乡的土特产销售出去,日子越过越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