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康县精准施策决战脱贫攻坚

刊发时间:2017-04-17 A1版  作者:李建军

强化领导   科学规划   整合资源

镇康县精准施策决战脱贫攻坚

  本报讯   (特约记者   李建军) “现在我们能住上楼房,修通硬板路,喝上自来水,都是得益于党的好政策。”家住镇康县木场乡乌木兰村村民李桂珍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镇康县委、政府本着“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的思想,强化领导,周密部署,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合力攻坚,奋力决战脱贫攻坚。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镇康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组织、实施全县扶贫开发工作;明确乡(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确定至少一名处级领导分别挂钩一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每个行政村有一个工作组派驻,29个贫困村驻村工作队员不少于5人的要求,层层压实责任;同时,紧紧围绕“人脱贫、村出列、县摘帽”的目标,严格执行责任考核制、督查问责制,对未能如期完成脱贫任务的进行追责问责,对如期完成贫困退出任务的给予奖励;明确提出确保全县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突出重点、精准脱贫”“加强领导、合力攻坚”等三大项、十六个子项的重要决定,并将责任分解至各部门。此外,制定《关于实行县乡(镇)村三级干部和县级部门领导挂钩帮扶贫困村工作制度的通知》《关于印发镇康县贫困县退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提出贫困县、贫困乡(镇)、贫困户退出的目标任务、退出标准和考核认定程序。
  该县委、政府以2016年脱贫出列的贫困乡(镇)、贫困村为主战场,按照“两不愁、三保障”总体要求,启动实施了53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按照国家和省、市对建档立卡工作要求,严格执行识别标准,摸“准”扶贫对象、精准识别,确保精准扶贫“靶向定位”。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总体要求和“五查五看、三评四定、两公示一公告”的标准,认真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把最贫困的农户纳入帮扶范围,科学合理制定帮扶计划。
  坚持以完善基础设施推动产业发展为脱贫攻坚重要抓手来抓实产业帮扶工作,把基础设施改善作为产业发展催化剂,把产业扶贫作为贫困群众脱贫的重要突破口,确保每户有一个增收产业,做实真脱贫、不返贫。在巩固提升甘蔗、核桃、茶叶、橡胶、坚果、咖啡六大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短平快和小区域地方特色产业。目前,全县建成农业产业基地200万亩,其中,甘蔗15.7万亩、核桃72万亩、坚果35.6万亩、橡胶13.9万亩、咖啡14万亩、茶叶8.2万亩,其它产业40.6万亩,农民人均产业基地达13亩。

返回
2025年07月05日  第7548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镇康县精准施策决战脱贫攻坚

刊发时间:2017-04-17 A1版  作者:李建军 【字体:大 中 小】

强化领导   科学规划   整合资源

镇康县精准施策决战脱贫攻坚

  本报讯   (特约记者   李建军) “现在我们能住上楼房,修通硬板路,喝上自来水,都是得益于党的好政策。”家住镇康县木场乡乌木兰村村民李桂珍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镇康县委、政府本着“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的思想,强化领导,周密部署,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合力攻坚,奋力决战脱贫攻坚。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镇康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组织、实施全县扶贫开发工作;明确乡(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确定至少一名处级领导分别挂钩一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每个行政村有一个工作组派驻,29个贫困村驻村工作队员不少于5人的要求,层层压实责任;同时,紧紧围绕“人脱贫、村出列、县摘帽”的目标,严格执行责任考核制、督查问责制,对未能如期完成脱贫任务的进行追责问责,对如期完成贫困退出任务的给予奖励;明确提出确保全县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突出重点、精准脱贫”“加强领导、合力攻坚”等三大项、十六个子项的重要决定,并将责任分解至各部门。此外,制定《关于实行县乡(镇)村三级干部和县级部门领导挂钩帮扶贫困村工作制度的通知》《关于印发镇康县贫困县退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提出贫困县、贫困乡(镇)、贫困户退出的目标任务、退出标准和考核认定程序。
  该县委、政府以2016年脱贫出列的贫困乡(镇)、贫困村为主战场,按照“两不愁、三保障”总体要求,启动实施了53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按照国家和省、市对建档立卡工作要求,严格执行识别标准,摸“准”扶贫对象、精准识别,确保精准扶贫“靶向定位”。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总体要求和“五查五看、三评四定、两公示一公告”的标准,认真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把最贫困的农户纳入帮扶范围,科学合理制定帮扶计划。
  坚持以完善基础设施推动产业发展为脱贫攻坚重要抓手来抓实产业帮扶工作,把基础设施改善作为产业发展催化剂,把产业扶贫作为贫困群众脱贫的重要突破口,确保每户有一个增收产业,做实真脱贫、不返贫。在巩固提升甘蔗、核桃、茶叶、橡胶、坚果、咖啡六大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短平快和小区域地方特色产业。目前,全县建成农业产业基地200万亩,其中,甘蔗15.7万亩、核桃72万亩、坚果35.6万亩、橡胶13.9万亩、咖啡14万亩、茶叶8.2万亩,其它产业40.6万亩,农民人均产业基地达13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