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一季度招商引资实现“高开高走”
全市共实施国内合作项目924个,协议资金2773.1亿元,引进市外到位资金286.25亿元
本报讯 (记者 彭文昌) 今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全年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全面实施引领型的大项目带动战略,创新招商方式,规范招商引资流程,突出产业招商、园区招商,聚焦重点产业,聚力重大项目,精准发力,招大引强,着力提升招商引资的总量、增量和质量。一季度,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稳中向好,实现“高开高走”。
外来投资持续快速增长。1至3月,全市共实施国内合作项目924个,协议资金2773.1亿元,引进市外到位资金286.25亿元,完成市级下达目标任务1170亿元的24.47%,同比增长28.56%(完成政府工作目标任务1161亿元的24.66%);其中:引进省外到位资金214.06亿元,完成市级下达目标任务840亿元的25.48%,同比增长50.45%。引进省外到位资金总量占全省省外到位资金总额的11.1%,总量排名全省第4位。实际利用外资444万美元,完成省级下达目标任务300万美元的148%。
外来投资领域更加广泛。加大对外交流合作,与京津冀、泛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成渝经济区等区域企业的合作领域和范围不断拓宽。全市外来投资重点逐步从单纯的资源开发向加工制造业、商贸物流业、农产品深加工业延伸,外来投资领域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推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1至3月全市实施的924个国内合作项目中,泛珠三角项目475个,占全市合作项目的51.4%,位列所有经济区之首,之后依次为长三角81个,占全市合作项目的8.8%,环渤海50个,占全市合作项目的5.4%,京津冀39个,占全市合作项目的4.2%,其他非经济区域279个,占全市合作项目的30.2%;从地理位置看西部地区以507个项目位列第一,其余为东部地区240个,中部地区177个。
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在巩固提升传统节会招商、上门招商、亲情招商、小分队招商等招商方式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运用网络招商、综合招商、专项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招商方式,积极探索以商招商、中介招商、委托招商、代理招商等市场化招商方式,招商形式更加多样、招商方式更加灵活、招商成效更加明显。
建立健全招商工作机制。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临沧发展的第一要事,高度重视,高位推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对招商引资工作作批示、提要求,并亲自带队外出招商,亲自会见重要客商;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定期不定期听取招商引资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各县(区)党政主要领导和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积极参与招商,亲自推动项目落地;调整充实市招商委组成部门,成员由原来的14个部门扩大到38个部门;实行招商引资工作目标责任制,将招商引资工作纳入全市年度综合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进行量化考核,建立完善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分解、考核奖惩、督查服务、领导挂钩和跟踪推进等机制;出台了《临沧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招商引资流程做好招商企业服务工作的通知》,优化“项目储备、推介签约、落地服务、运行统计”等工作程序,进一步规范招商引资流程。通过努力,初步构建 “领导高度重视,招商机构统筹协调,职能部门积极支持配合,县(区)、园区落实推进,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招商引资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