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欢歌

刊发时间:2017-04-24 A2版  作者:李家赛 张黎黎

  串串核桃花绽放时节,走进南汀河畔的临翔区蚂蚁堆乡映入眼帘的是山山岭岭生机勃发的核桃林。这是蚂蚁堆乡念好山字经、做好林文章、打好生态牌,奋力创造“生态立乡、绿色富民”的一个缩影。
  站在核桃花飘香的树下,邦谷村党总支书记吴学明抑制不住喜悦的心情:“我们邦谷村716户人家,上百年的老核桃树就有1千多棵,加上这几年政府着力扶持,村民们年年种植,人均已达到6亩核桃林。去年全村泡核桃出售129吨,铁核桃200吨,共收入640多万元,户均核桃收入8万多元。今年挂果面积又有增加,这满山核桃是山寨人家的‘摇钱树’,这日子是越过越有奔头了。”
  2006年以来,蚂蚁堆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确立了“以绿色发展为主线,以发展生态产业为重点,统筹推动区域联动、资源整合、整体开发,打造南汀河绿色产业带”的发展思路,以创建万亩优质泡核桃基地,建立产业扶贫长效机制为抓手,把核桃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首要工程”,作为全乡实现202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万元的一项基础产业强力推进。2006年以来,全乡已建成优质泡核桃基地24万亩,成为临翔区核桃种植面积最大的乡。去年挂果的7万亩,核桃产量达3500吨,每市斤均价6.5元,实现产值4550万元,同比增长40%,户均核桃收入5870元,同比增长52.4%。
  为改变大山深处村民的贫困命运,蚂蚁堆乡建立了产业扶贫组织领导机制。定期研究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到乡上开展核桃种植、管理,嫁接等技术培训,组织乡、村、组、干部和种植大户到外地参观学习,有效地激发了干部群众种植管理的积极性。区、乡村党员干部124人组成14个驻村工作队,以责任担当,高效务实的作风,入户包地块,手把手地教,心贴心地帮,强化种植管理质量。通过努力,全乡创建了优质核桃示范样板14个,成立核桃产业协会15个、理事会169个。几年来,全乡核桃果成熟收获时,一山山一岭岭果实累累的核桃林中,村民们早出晚归忙得不亦乐乎。产业路上,运送核桃的车辆川流不息。
  “荒山绿、腰包鼓、富了生活,造福子孙,热了心窝”村村寨寨的跳歌场上,富裕起来的各族山民,吹起葫芦笙、竹笛,欢歌劲舞颂党恩。

返回
2025年07月05日  第7555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山寨欢歌

刊发时间:2017-04-24 A2版  作者:李家赛 张黎黎 【字体:大 中 小】

  串串核桃花绽放时节,走进南汀河畔的临翔区蚂蚁堆乡映入眼帘的是山山岭岭生机勃发的核桃林。这是蚂蚁堆乡念好山字经、做好林文章、打好生态牌,奋力创造“生态立乡、绿色富民”的一个缩影。
  站在核桃花飘香的树下,邦谷村党总支书记吴学明抑制不住喜悦的心情:“我们邦谷村716户人家,上百年的老核桃树就有1千多棵,加上这几年政府着力扶持,村民们年年种植,人均已达到6亩核桃林。去年全村泡核桃出售129吨,铁核桃200吨,共收入640多万元,户均核桃收入8万多元。今年挂果面积又有增加,这满山核桃是山寨人家的‘摇钱树’,这日子是越过越有奔头了。”
  2006年以来,蚂蚁堆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确立了“以绿色发展为主线,以发展生态产业为重点,统筹推动区域联动、资源整合、整体开发,打造南汀河绿色产业带”的发展思路,以创建万亩优质泡核桃基地,建立产业扶贫长效机制为抓手,把核桃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首要工程”,作为全乡实现202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万元的一项基础产业强力推进。2006年以来,全乡已建成优质泡核桃基地24万亩,成为临翔区核桃种植面积最大的乡。去年挂果的7万亩,核桃产量达3500吨,每市斤均价6.5元,实现产值4550万元,同比增长40%,户均核桃收入5870元,同比增长52.4%。
  为改变大山深处村民的贫困命运,蚂蚁堆乡建立了产业扶贫组织领导机制。定期研究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到乡上开展核桃种植、管理,嫁接等技术培训,组织乡、村、组、干部和种植大户到外地参观学习,有效地激发了干部群众种植管理的积极性。区、乡村党员干部124人组成14个驻村工作队,以责任担当,高效务实的作风,入户包地块,手把手地教,心贴心地帮,强化种植管理质量。通过努力,全乡创建了优质核桃示范样板14个,成立核桃产业协会15个、理事会169个。几年来,全乡核桃果成熟收获时,一山山一岭岭果实累累的核桃林中,村民们早出晚归忙得不亦乐乎。产业路上,运送核桃的车辆川流不息。
  “荒山绿、腰包鼓、富了生活,造福子孙,热了心窝”村村寨寨的跳歌场上,富裕起来的各族山民,吹起葫芦笙、竹笛,欢歌劲舞颂党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