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乡新型合作社架起致富桥

刊发时间:2017-04-25 A2版  作者:双春天

  “打歌要打这两转,日子要过这两年……”凤庆县新华乡沙帽村彝家人的江边小调唱出了扶贫开发让他们过上好日子的喜悦心情,唱出了他们对党的感恩之心。
  自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新华乡创新工作思路,把强组织、兴产业、富百姓、重实效有机结合,大胆探索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新模式,用足用活移民政策和区位优势,在沙帽村漾江码头成立了集党建、产业、电商、服务平台为一体的“先锋农业综合开发服务中心合作社”。通过村民“一事一议”,将村集体3000多亩土地、60多万元集体资金和财政补助资金入股,由合作社启动漾江码头生态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主要从事假日酒店建设、餐饮服务和热区水果种植等。同时,在村两委的领导监督下,合作社组建临时党支部,制定相关制度,规范设立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主的种植协会、养殖协会、资金互助组和电商服务平台等部门。目前,合作社在园区建成了假日酒店、篮球场、门球场、停车场、休息亭、村民文化活动场所、民族文化展演厅等公共服务设施,村民因此而受益。
  合作社以出租的方式引进一家渔业有限公司开展网箱养殖、餐厅经营,带来了村集体创收、村民增收的“双赢”成效。合作社李永清通过帮公司守鱼、喂鱼、捕鱼、上下车等,仅46天就结得工资5800元。作为贫困户社员的字凤兰负责管理村级活动场所,从事饮食服务、栽花种菜、卫生保洁等,月工资收入2000元。目前,已有10多个村民“洗脚上岸”在园区上班领取固定工资。
  合作社注入产业发展资金50余万元,种植澳洲坚果3000亩、柑橘300亩、芒果100亩等,村民将在务工、分享集体收益中增收。同时,注入互助资金30万元,村民可以在合作社申请贷款发展产业。
  此外,为了让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在园区附近的20户农户有固定收入,合作社在每一户人家中预留了一间标间,用于园区酒店房源客满后承接游客入住。“前不久,来了1名旅客住了三个晚上,收入180元。”马国亮开心地说:“在家门口栽栽花、种种树、扫扫地,就可以赚到一笔收入。”

返回
2025年07月05日  第7556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新华乡新型合作社架起致富桥

刊发时间:2017-04-25 A2版  作者:双春天 【字体:大 中 小】

  “打歌要打这两转,日子要过这两年……”凤庆县新华乡沙帽村彝家人的江边小调唱出了扶贫开发让他们过上好日子的喜悦心情,唱出了他们对党的感恩之心。
  自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新华乡创新工作思路,把强组织、兴产业、富百姓、重实效有机结合,大胆探索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新模式,用足用活移民政策和区位优势,在沙帽村漾江码头成立了集党建、产业、电商、服务平台为一体的“先锋农业综合开发服务中心合作社”。通过村民“一事一议”,将村集体3000多亩土地、60多万元集体资金和财政补助资金入股,由合作社启动漾江码头生态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主要从事假日酒店建设、餐饮服务和热区水果种植等。同时,在村两委的领导监督下,合作社组建临时党支部,制定相关制度,规范设立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主的种植协会、养殖协会、资金互助组和电商服务平台等部门。目前,合作社在园区建成了假日酒店、篮球场、门球场、停车场、休息亭、村民文化活动场所、民族文化展演厅等公共服务设施,村民因此而受益。
  合作社以出租的方式引进一家渔业有限公司开展网箱养殖、餐厅经营,带来了村集体创收、村民增收的“双赢”成效。合作社李永清通过帮公司守鱼、喂鱼、捕鱼、上下车等,仅46天就结得工资5800元。作为贫困户社员的字凤兰负责管理村级活动场所,从事饮食服务、栽花种菜、卫生保洁等,月工资收入2000元。目前,已有10多个村民“洗脚上岸”在园区上班领取固定工资。
  合作社注入产业发展资金50余万元,种植澳洲坚果3000亩、柑橘300亩、芒果100亩等,村民将在务工、分享集体收益中增收。同时,注入互助资金30万元,村民可以在合作社申请贷款发展产业。
  此外,为了让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在园区附近的20户农户有固定收入,合作社在每一户人家中预留了一间标间,用于园区酒店房源客满后承接游客入住。“前不久,来了1名旅客住了三个晚上,收入180元。”马国亮开心地说:“在家门口栽栽花、种种树、扫扫地,就可以赚到一笔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