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谁来扶”

刊发时间:2017-04-26 A1版  作者:

我市狠抓脱贫攻坚责任坠底

落实“谁来扶”

  本报讯   (本报记者)   脱贫攻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实现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不仅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政策、项目扶持、各族党员干部的引导带动,更需要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才能齐心协力地把脱贫攻坚这项民生工程抓实办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我市落实“谁来扶”,采取扛实主体责任、深入推进“挂包帮”、党建扶贫“双推进”、动员各方力量等措施,狠抓脱贫攻坚责任坠底。一是扛实主体责任。成立由市、县(区)党政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落实“四到县”要求,压实县(区)主体责任,把乡(镇)、村作为脱贫攻坚主战场,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调剂增加50个编制,充实了市县两级扶贫工作机构。在乡(镇)设立脱贫攻坚工作站,配备2名以上扶贫专干。二是深入推进“挂包帮”。40名厅级领导全部联到县、挂到乡、包到村。组建驻村扶贫工作队461支,派驻队员2062名,选派241名干部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驻村开展帮扶。组织省市县乡968个挂包单位挂钩890个行政村,38955名干部结对帮扶71346户贫困户。组织开展4次大规模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走访调研116018人次。选派27名副处级干部,蹲点督导27个建档立卡贫困乡(镇)脱贫攻坚工作,一干三年,不脱贫不脱钩。三是党建扶贫“双推进”。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抓好体系建设、队伍建设、阵地建设、资源优化、服务建设、增收致富、服务群众等工作。抓好乡(镇)党委和村两委换届,选优配强基层领导班子。对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扶贫专干和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开展脱贫攻坚专题轮训。采取实施“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等方式,实现80个脱贫退出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1万元以上。推广“六个共同”经验,落实党员设岗定责、承诺践诺、结对帮扶等制度,带领贫困群众改造危房、发展产业、修桥铺路,开展“知党恩、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教育,激发广大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坚定贫困群众用勤劳双手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四是动员各方力量。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宣传栏等作用,形成立体化、宽领域、全覆盖的舆论氛围。开展“10·17”扶贫日活动,开展“百企帮百村”行动,动员社会各界支持脱贫,各类资源聚焦脱贫,各界人士共助脱贫。帮扶临沧的6家中央单位和22家省级单位投入帮扶资金9321.48万元,帮助引进50个项目8.54亿元资金。

返回
2025年07月06日  第7557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落实“谁来扶”

刊发时间:2017-04-26 A1版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我市狠抓脱贫攻坚责任坠底

落实“谁来扶”

  本报讯   (本报记者)   脱贫攻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实现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不仅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政策、项目扶持、各族党员干部的引导带动,更需要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才能齐心协力地把脱贫攻坚这项民生工程抓实办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我市落实“谁来扶”,采取扛实主体责任、深入推进“挂包帮”、党建扶贫“双推进”、动员各方力量等措施,狠抓脱贫攻坚责任坠底。一是扛实主体责任。成立由市、县(区)党政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落实“四到县”要求,压实县(区)主体责任,把乡(镇)、村作为脱贫攻坚主战场,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调剂增加50个编制,充实了市县两级扶贫工作机构。在乡(镇)设立脱贫攻坚工作站,配备2名以上扶贫专干。二是深入推进“挂包帮”。40名厅级领导全部联到县、挂到乡、包到村。组建驻村扶贫工作队461支,派驻队员2062名,选派241名干部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驻村开展帮扶。组织省市县乡968个挂包单位挂钩890个行政村,38955名干部结对帮扶71346户贫困户。组织开展4次大规模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走访调研116018人次。选派27名副处级干部,蹲点督导27个建档立卡贫困乡(镇)脱贫攻坚工作,一干三年,不脱贫不脱钩。三是党建扶贫“双推进”。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抓好体系建设、队伍建设、阵地建设、资源优化、服务建设、增收致富、服务群众等工作。抓好乡(镇)党委和村两委换届,选优配强基层领导班子。对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扶贫专干和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开展脱贫攻坚专题轮训。采取实施“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等方式,实现80个脱贫退出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1万元以上。推广“六个共同”经验,落实党员设岗定责、承诺践诺、结对帮扶等制度,带领贫困群众改造危房、发展产业、修桥铺路,开展“知党恩、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教育,激发广大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坚定贫困群众用勤劳双手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四是动员各方力量。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宣传栏等作用,形成立体化、宽领域、全覆盖的舆论氛围。开展“10·17”扶贫日活动,开展“百企帮百村”行动,动员社会各界支持脱贫,各类资源聚焦脱贫,各界人士共助脱贫。帮扶临沧的6家中央单位和22家省级单位投入帮扶资金9321.48万元,帮助引进50个项目8.54亿元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