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怎么扶”

刊发时间:2017-04-27 A1版  作者:字学林

在精准施策上下功夫

破解“怎么扶”

  本报讯   (记者   字学林)   明确了“扶持谁”,确定了“谁来扶”,那么又该“怎么扶”?我市严格按照“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要求,把精准施策落实到脱贫攻坚的各环节和全过程,瞄准贫困靶心,精准施策、精准发力,确保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完善政策体系。制定“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出台《关于实施“27241”工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配套出台涵盖农村危房改造、“挂包帮”工作、易地扶贫搬迁、资金管理、档案管理、督查巡查等14项综合性政策和教育、卫生、水利、移动网络、文体广电、电力保障等17项精准扶贫专项行动计划,形成了“《决定》+专项政策+行业机制”的脱贫攻坚政策体系。
  加大资金投入。投入中央、省级专项扶贫资金6.5亿元,压缩市级部门公用经费11%、出国(境)经费50%,专项安排扶贫资金1亿元支持8县(区)脱贫攻坚。强化资金监管,出台市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开展扶贫资金审计,将扶贫项目资金纳入民生资金电子网络监察管理系统监管,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强化工作重点。突出安居房建设,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三年行动计划安置点163个,实施农村危房和抗震安居房工程建设大会战,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安居房建设3.56万户,完成农村危房改造7.1万户。突出产业扶贫,探索“企业+基层组织+合作组织+贫困户”等产业扶贫模式和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241个贫困村建成产业合作组织269个、资金互助组织79个,培育种植大户691户,养殖大户714户,累计建成特色产业基地280万亩。突出教育扶贫,投入教育惠民专项资金7.81亿元,惠及学生70.24万人次。沧源、耿马、镇康3个边境县率先在全省实现14年免费教育,惠及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2.75万名。突出生态扶贫,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21.37万亩,惠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万人。突出社会保障,全面提升贫困乡村卫生服务能力,实现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新农合、大病保险和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全覆盖,对24类重特大疾病贫困人口取消住院补偿起付线和封顶线,实施“一站式”信息对接和即时结算。
  强化监督保障。制定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工作办法,建立脱贫攻坚工作定期报告制度。成立8个由市级领导任组长的专项督查组,先后6次对计划脱贫摘帽县、退出乡(镇)、村和预脱贫户进行“拉网式”实地对标督查核查,列出问题清单、现场反馈、限时督办整改。把脱贫攻坚纳入人大、政协重点视察调研内容,纪检监察机关开展脱贫攻坚专项纪律检查和脱贫攻坚政策情况抽查,对脱贫攻坚责任落实不力的单位进行通报。

返回
2025年07月05日  第7558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破解“怎么扶”

刊发时间:2017-04-27 A1版  作者:字学林 【字体:大 中 小】

在精准施策上下功夫

破解“怎么扶”

  本报讯   (记者   字学林)   明确了“扶持谁”,确定了“谁来扶”,那么又该“怎么扶”?我市严格按照“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要求,把精准施策落实到脱贫攻坚的各环节和全过程,瞄准贫困靶心,精准施策、精准发力,确保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完善政策体系。制定“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出台《关于实施“27241”工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配套出台涵盖农村危房改造、“挂包帮”工作、易地扶贫搬迁、资金管理、档案管理、督查巡查等14项综合性政策和教育、卫生、水利、移动网络、文体广电、电力保障等17项精准扶贫专项行动计划,形成了“《决定》+专项政策+行业机制”的脱贫攻坚政策体系。
  加大资金投入。投入中央、省级专项扶贫资金6.5亿元,压缩市级部门公用经费11%、出国(境)经费50%,专项安排扶贫资金1亿元支持8县(区)脱贫攻坚。强化资金监管,出台市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开展扶贫资金审计,将扶贫项目资金纳入民生资金电子网络监察管理系统监管,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强化工作重点。突出安居房建设,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三年行动计划安置点163个,实施农村危房和抗震安居房工程建设大会战,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安居房建设3.56万户,完成农村危房改造7.1万户。突出产业扶贫,探索“企业+基层组织+合作组织+贫困户”等产业扶贫模式和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241个贫困村建成产业合作组织269个、资金互助组织79个,培育种植大户691户,养殖大户714户,累计建成特色产业基地280万亩。突出教育扶贫,投入教育惠民专项资金7.81亿元,惠及学生70.24万人次。沧源、耿马、镇康3个边境县率先在全省实现14年免费教育,惠及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2.75万名。突出生态扶贫,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21.37万亩,惠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万人。突出社会保障,全面提升贫困乡村卫生服务能力,实现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新农合、大病保险和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全覆盖,对24类重特大疾病贫困人口取消住院补偿起付线和封顶线,实施“一站式”信息对接和即时结算。
  强化监督保障。制定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工作办法,建立脱贫攻坚工作定期报告制度。成立8个由市级领导任组长的专项督查组,先后6次对计划脱贫摘帽县、退出乡(镇)、村和预脱贫户进行“拉网式”实地对标督查核查,列出问题清单、现场反馈、限时督办整改。把脱贫攻坚纳入人大、政协重点视察调研内容,纪检监察机关开展脱贫攻坚专项纪律检查和脱贫攻坚政策情况抽查,对脱贫攻坚责任落实不力的单位进行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