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推进学前教育事业改革发展
公办民办并举 提升服务水平
我市推进学前教育事业改革发展
本报讯 (记者 刘东祥)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良好的学前教育,是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为将来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我市把学前教育纳入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遵循幼儿教育科学规律,全面统筹规划,着力推进学前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无论入园率还是在园幼儿数,都有了新的跨越,达到了历史的新高度。截至3月底,全市共有幼儿园372所,在园幼儿55267人;学前三年儿童毛入园率为57.81%。
补齐教育短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以量足、质优、多样化、可选择等为基本原则确定我市学前教育发展目标,科学细致地做好“十三五”学前教育发展规划,结合三期学前教育行动项目,超前谋划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在项目启动时占得先机,赢得主动。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向,大力支持民办幼儿园发展,结合我市人口流动情况、幼儿数量等,按照实用够用的原则,适当超前,科学规划幼儿园布局。城区幼儿园以及人口较集中区域的幼儿园,充分考虑目前全面放开的二胎政策带来的影响。对幼儿园办园规模进行充分论证,既不浪费,又能保证建成后能满足当地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支持农村普惠性幼儿园的发展,全力以赴提升学前教育服务水平,走特色化、多样化发展道路。在具备条件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开办“双语”幼儿园。
进一步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逐步解决“入园难”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我市积极推行公办民办并举,大力发展民办幼儿园,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因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不足而造成幼儿入园难的压力。坚持贯彻“积极鼓励、大力扶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大力支持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举办上规模、上档次的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县(区)、乡(镇)中心幼儿园及规模较大的行政村,人口较集中的社区等,可实行“公建民办”“民办公助”等办园机制,形成多元化办园模式。教育行政部门在税费减免、人才支持和资金扶持方面给予民办幼儿园支持。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扎实做好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奖补工作。在管理人员培训、教师培训、保育员培训等方面,将民办幼儿园全面纳入规划。
以达标晋级为抓手,全面提高幼儿园办园质量。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促发展,评建结合,重在过程”的原则,积极引导、支持和鼓励公民办幼儿园开展晋级升等创建工作,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采取挂钩帮扶、送教入园、跟班学习等各种强有力措施,城乡之间、公办民办幼儿园之间统筹协调发展,齐头并进,学前教育督导工作全面加强,办园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公办民办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大幅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率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