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临沧速度”引领农村电商发展的思考

刊发时间:2017-05-01 A3版  作者:施 剑

  市委四届二次全会提出“临沧作风”,以更大的气魄、舍我其谁的责任,在推动跨越式发展中创造“临沧速度”“临沧效率”。那么,在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今天,如何用“临沧速度”“临沧效率”引领临沧农村电商发展,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临沧农村电商发展现状。当下,电子商务的成果,对于临沧市山高路运、物流不畅、交通不便、网络不通的部分农村,还有很多农民朋友没有真正共享到电子商务发展的成果。
  对“临沧速度”引领农村电商发展的设想。推进农村电子商务运营网络覆盖。按照云南省“云上云”行动计划,推进“全光网省”项目在临沧的落地,通过电信基础网络光纤化改造,实现光纤宽带覆盖率达100%,城乡居民光纤宽带接入能力达到100M,普及率达到45%;农村地区实现所有行政村100%通光缆,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达到50M,普及率达到40%。通过组织实施“云上云”行动计划,为临沧电子商务发展创造必要的信息化基础。要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4G网络的建设,利用移动网络以及移动数据,结合手机淘宝、“彩云优品”等手机购物APP的使用,为不会上网、家中没有宽带的村民提供便利。
  推进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安排,以服务三农的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和综合物流服务体系为依托,建设好市、县、乡、村四级农村电商服务体系,从而构建市、县、乡、村四级贯通的农村电子商务线上线下生态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加强与有实力、有意向、积极性高的电商企业合作,建立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引进大型物流公司,打通市到县区、县区到乡镇、乡镇到村级的三级物流通道,建立农产品仓储、冷链、物流体系,促进农产品销售,逐步形成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基础基本完善,电子商务交易便捷高效的电商网络,从而解决“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百米”的物流配送问题。
  扶持发展农村电商经营主体。支持经营范围表述多样化。要放宽电子商务的经营范围,可以根据其具体经营项目核定为“网上经营××”或“网上提供××服务”。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决定规定外,电子商务经营者申请从事《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以外的新兴行业的,登记机关可以参照政策文件、行业习惯或者专业文献核定。支持网络商品经营主体合法化。深入推进工商注册便利化,放宽网店名称、住所、经营范围等登记条件,允许网络商品经营者在符合名称登记管理相关规定的情况下,使用包括自有网站中文域名在内的个性化词语作为网店字号。支持发展涉农电子商务。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农产品种植大户开办网站、网店等网上产销对接创业模式,支持从“田间地头”直达消费者餐桌的新型销售模式,减少流通中间环节,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在有条件的乡镇、村委会和自然村大力扶持发展集网络商品代购、农特产品代销、日用百货经营为一体的“网络e店”,允许“网络e店”经营者从中收取一定的劳务费,打通“农产品进城,工业品、日用品下乡”双向通道,为农村提供购物不出村、销售不出村、生活不出村服务体系,打造具有临沧特色的服务三农的农村电子商务平台。
  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按照分级负责,上下联动的原则,以返乡高校毕业生、返乡青年、大学生村官、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等为重点,采取集中培训、现场培训和外聘专业培训机构培训等方式,广泛开展电子商务培训,着力培养一批农村电子商务带头人和实用型人才。第三方电商可以通过片区专人定点上门培训、定期集中培训、实地考察学习、组织召开研讨座谈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工作,定期对涉农、加工企业人员、村干部、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店主,采取集中式、片区式、互联网远程教育等形式培训电子商务知识,引导广大群众体验电子商务,提升其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和技能。
  推进农村电子商务诚信体系建设。以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三品一标”电子商务为目标,强化证后监管,积极探索诚信分级管理,建立和完善认证产品退出机制和退出公告制度,提高“三品一标”产品公信力。支持“三品一标”、老字号、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和特色农产品经营主体运用电子商务方式拓展市场,扩大互联网“临沧”品牌影响力。大力宣传农业创业、大学生村官成功从事农产品电商的案例,引导广大农产品电商经营者诚实守信,合法经营,树立临沧农产品电商品牌的良好形象。
  推进现代金融进农村。依托信用联社等县内金融系统金融服务均等化建设项目支撑,大力普及推广银行卡等各类助农、惠农金融产品与服务,在农村普遍设立集“融资”“融通”“融智”“融商”为一体的“四融平台”便民金融服务点,安装金融便民服务终端设备,为行政村和农户提供小额存取现、账户查询、转账结算等基础金融业务,方便农民在家门口获得金融服务,让农民真正享有均等化金融服务的权利。

返回
2025年07月05日  第7562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对“临沧速度”引领农村电商发展的思考

刊发时间:2017-05-01 A3版  作者:施 剑 【字体:大 中 小】

  市委四届二次全会提出“临沧作风”,以更大的气魄、舍我其谁的责任,在推动跨越式发展中创造“临沧速度”“临沧效率”。那么,在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今天,如何用“临沧速度”“临沧效率”引领临沧农村电商发展,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临沧农村电商发展现状。当下,电子商务的成果,对于临沧市山高路运、物流不畅、交通不便、网络不通的部分农村,还有很多农民朋友没有真正共享到电子商务发展的成果。
  对“临沧速度”引领农村电商发展的设想。推进农村电子商务运营网络覆盖。按照云南省“云上云”行动计划,推进“全光网省”项目在临沧的落地,通过电信基础网络光纤化改造,实现光纤宽带覆盖率达100%,城乡居民光纤宽带接入能力达到100M,普及率达到45%;农村地区实现所有行政村100%通光缆,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达到50M,普及率达到40%。通过组织实施“云上云”行动计划,为临沧电子商务发展创造必要的信息化基础。要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4G网络的建设,利用移动网络以及移动数据,结合手机淘宝、“彩云优品”等手机购物APP的使用,为不会上网、家中没有宽带的村民提供便利。
  推进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安排,以服务三农的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和综合物流服务体系为依托,建设好市、县、乡、村四级农村电商服务体系,从而构建市、县、乡、村四级贯通的农村电子商务线上线下生态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加强与有实力、有意向、积极性高的电商企业合作,建立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引进大型物流公司,打通市到县区、县区到乡镇、乡镇到村级的三级物流通道,建立农产品仓储、冷链、物流体系,促进农产品销售,逐步形成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基础基本完善,电子商务交易便捷高效的电商网络,从而解决“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百米”的物流配送问题。
  扶持发展农村电商经营主体。支持经营范围表述多样化。要放宽电子商务的经营范围,可以根据其具体经营项目核定为“网上经营××”或“网上提供××服务”。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决定规定外,电子商务经营者申请从事《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以外的新兴行业的,登记机关可以参照政策文件、行业习惯或者专业文献核定。支持网络商品经营主体合法化。深入推进工商注册便利化,放宽网店名称、住所、经营范围等登记条件,允许网络商品经营者在符合名称登记管理相关规定的情况下,使用包括自有网站中文域名在内的个性化词语作为网店字号。支持发展涉农电子商务。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农产品种植大户开办网站、网店等网上产销对接创业模式,支持从“田间地头”直达消费者餐桌的新型销售模式,减少流通中间环节,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在有条件的乡镇、村委会和自然村大力扶持发展集网络商品代购、农特产品代销、日用百货经营为一体的“网络e店”,允许“网络e店”经营者从中收取一定的劳务费,打通“农产品进城,工业品、日用品下乡”双向通道,为农村提供购物不出村、销售不出村、生活不出村服务体系,打造具有临沧特色的服务三农的农村电子商务平台。
  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按照分级负责,上下联动的原则,以返乡高校毕业生、返乡青年、大学生村官、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等为重点,采取集中培训、现场培训和外聘专业培训机构培训等方式,广泛开展电子商务培训,着力培养一批农村电子商务带头人和实用型人才。第三方电商可以通过片区专人定点上门培训、定期集中培训、实地考察学习、组织召开研讨座谈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工作,定期对涉农、加工企业人员、村干部、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店主,采取集中式、片区式、互联网远程教育等形式培训电子商务知识,引导广大群众体验电子商务,提升其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和技能。
  推进农村电子商务诚信体系建设。以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三品一标”电子商务为目标,强化证后监管,积极探索诚信分级管理,建立和完善认证产品退出机制和退出公告制度,提高“三品一标”产品公信力。支持“三品一标”、老字号、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和特色农产品经营主体运用电子商务方式拓展市场,扩大互联网“临沧”品牌影响力。大力宣传农业创业、大学生村官成功从事农产品电商的案例,引导广大农产品电商经营者诚实守信,合法经营,树立临沧农产品电商品牌的良好形象。
  推进现代金融进农村。依托信用联社等县内金融系统金融服务均等化建设项目支撑,大力普及推广银行卡等各类助农、惠农金融产品与服务,在农村普遍设立集“融资”“融通”“融智”“融商”为一体的“四融平台”便民金融服务点,安装金融便民服务终端设备,为行政村和农户提供小额存取现、账户查询、转账结算等基础金融业务,方便农民在家门口获得金融服务,让农民真正享有均等化金融服务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