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康县加快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刊发时间:2017-05-01 A1版  作者:李建军

夯实“八大工程” 打造“绿色名片”

镇康县加快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本报讯 (特约记者 李建军) 近年来,镇康县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不断加大城市绿化建设投入力度,按照“全域森林化、城市园林化、道路林荫化、乡镇全绿化、村庄林果化、田园景观化”目标要求,创新发展理念、强化科技支撑,进一步优化城市生态环境,重点对科普场所、公众态度、保障制度、投入机制、档案管理等方面工作进行再部署、再落实,争取早日完成创建工作并通过国家评审。
  围绕生态修复工程、资源保护工程、城镇绿化工程、村庄美化工程、产业培育工程、精品庄园工程、绿色通道工程和生态文化工程等“八大工程”来推进。以河流沿线、公路沿线和沿边一线等“三线”为突破,全面加快生态修复进程,确保造林面积稳步增长,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形成城镇面山全绿化、公路沿线景观化、农田蔗园林网化、人居环境生态化的良好生态格局,实现各个生态板块间相互连接、城市与周边自然相互贯通的森林生态廊带。此外,以生态公益林为核心,全面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划定生态红线,严格确定生态功能区,划定城镇区、耕地保护区、生态保护区、旅游休闲区等各类具体功能区的红线。以镇康县城、工业园区为重点,辐射乡(镇)及村组,全面开展城镇绿化工程建设。以建制村为着力点,完成改造的居民新村为核心,农户房前十棵树为载体,全面推进森林村庄建设;突出一家一品、一寨一特、一村一景,着力打造一批秀美之村、富裕之村、魅力之村、幸福之村、活力之村,大力实行全村景区化打造,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同时,按照一产发展生态化、庄园化,二产发展绿色化、园区化,三产发展特色化、品牌化的总要求,积极开展特色优势产业培育。主要完成核桃产业基地、坚果产业基地、竹产业基地、咖啡产业基地、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基地、林下产品基地、生物药业基地和特色花卉苗木基地培育,加快对已形成一定规模的核桃、竹子等产业基地的提质完善;按照森林化、产业化、城镇化的要求,围绕全县产业发展重点,整合有效资源全力打造云澳达澳洲坚果林业精品庄园。
  坚持城市建设与绿地建设同步发展,严格按照国家森林城市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实施;成立镇康县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政府、各责任部门按照目标任务,逐级签订责任书,明确具体责任人,强化监督抓落实。建立健全考核体系,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按照创建要求,制定目标考核办法,对创建工作实行定期考核,并公布考核结果。建立政府导向投入,企业主体投入,社会广泛投入的多元投入机制,积极吸引资金投向森林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县财政局在每年落实140万元经费的基础上,安排国家森林县城创建专项资金用于编制创建规划和日常管理考核等。
  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3.31%,新造林面积平均以3.9个百分点增加;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0.3%,县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29平方米;城区乔木种植比例在70%以上、城区街道绿化覆盖率达27%;城区地面停车场绿化乔木覆盖率达65%;城市重要水源地绿化覆盖率达73.29%;市民出门300米有休闲绿地;村庄林木绿化率达100%;生态区域之间建有贯通性森林生态廊道;水岸绿化林木绿化率达100%;道路绿化率67%;城郊农田林网建设达到国家标准;城市周边、城市功能分区和过渡区建有生态防护隔离带。2016年,全县建有林产业基地158万亩。建立大中型林木苗圃3个,育苗1100万株,供苗400万株,自给率达90%以上;发展森林人家30个,建立特色乡村生态休闲村镇4个;全县完成林业总产值11.4229亿元,林业增加值6.564亿元,农民人均林业纯收入达3885元。

返回
2025年07月05日  第7562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镇康县加快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刊发时间:2017-05-01 A1版  作者:李建军 【字体:大 中 小】

夯实“八大工程” 打造“绿色名片”

镇康县加快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本报讯 (特约记者 李建军) 近年来,镇康县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不断加大城市绿化建设投入力度,按照“全域森林化、城市园林化、道路林荫化、乡镇全绿化、村庄林果化、田园景观化”目标要求,创新发展理念、强化科技支撑,进一步优化城市生态环境,重点对科普场所、公众态度、保障制度、投入机制、档案管理等方面工作进行再部署、再落实,争取早日完成创建工作并通过国家评审。
  围绕生态修复工程、资源保护工程、城镇绿化工程、村庄美化工程、产业培育工程、精品庄园工程、绿色通道工程和生态文化工程等“八大工程”来推进。以河流沿线、公路沿线和沿边一线等“三线”为突破,全面加快生态修复进程,确保造林面积稳步增长,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形成城镇面山全绿化、公路沿线景观化、农田蔗园林网化、人居环境生态化的良好生态格局,实现各个生态板块间相互连接、城市与周边自然相互贯通的森林生态廊带。此外,以生态公益林为核心,全面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划定生态红线,严格确定生态功能区,划定城镇区、耕地保护区、生态保护区、旅游休闲区等各类具体功能区的红线。以镇康县城、工业园区为重点,辐射乡(镇)及村组,全面开展城镇绿化工程建设。以建制村为着力点,完成改造的居民新村为核心,农户房前十棵树为载体,全面推进森林村庄建设;突出一家一品、一寨一特、一村一景,着力打造一批秀美之村、富裕之村、魅力之村、幸福之村、活力之村,大力实行全村景区化打造,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同时,按照一产发展生态化、庄园化,二产发展绿色化、园区化,三产发展特色化、品牌化的总要求,积极开展特色优势产业培育。主要完成核桃产业基地、坚果产业基地、竹产业基地、咖啡产业基地、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基地、林下产品基地、生物药业基地和特色花卉苗木基地培育,加快对已形成一定规模的核桃、竹子等产业基地的提质完善;按照森林化、产业化、城镇化的要求,围绕全县产业发展重点,整合有效资源全力打造云澳达澳洲坚果林业精品庄园。
  坚持城市建设与绿地建设同步发展,严格按照国家森林城市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实施;成立镇康县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政府、各责任部门按照目标任务,逐级签订责任书,明确具体责任人,强化监督抓落实。建立健全考核体系,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按照创建要求,制定目标考核办法,对创建工作实行定期考核,并公布考核结果。建立政府导向投入,企业主体投入,社会广泛投入的多元投入机制,积极吸引资金投向森林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县财政局在每年落实140万元经费的基础上,安排国家森林县城创建专项资金用于编制创建规划和日常管理考核等。
  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3.31%,新造林面积平均以3.9个百分点增加;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0.3%,县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29平方米;城区乔木种植比例在70%以上、城区街道绿化覆盖率达27%;城区地面停车场绿化乔木覆盖率达65%;城市重要水源地绿化覆盖率达73.29%;市民出门300米有休闲绿地;村庄林木绿化率达100%;生态区域之间建有贯通性森林生态廊道;水岸绿化林木绿化率达100%;道路绿化率67%;城郊农田林网建设达到国家标准;城市周边、城市功能分区和过渡区建有生态防护隔离带。2016年,全县建有林产业基地158万亩。建立大中型林木苗圃3个,育苗1100万株,供苗400万株,自给率达90%以上;发展森林人家30个,建立特色乡村生态休闲村镇4个;全县完成林业总产值11.4229亿元,林业增加值6.564亿元,农民人均林业纯收入达388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