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深处书香浓

刊发时间:2017-05-07 A3版  作者:施爱萍

  流逝的时光里,读书的时间少,读到心里去的就更少了。
  春的步伐已然加快,上周末去郊外游春,小草还未睡醒,即便是在溪边,也有些焉黄,不过那些桃花、梨花、李花,还有红山茶、杜鹃,早已催开一路山花浪漫,柳枝的新芽争先恐后地绽满枝头。漫步在水流潺潺的山间溪谷,好友说,感觉我还有些文气,好象是可以写点文字的人。我呵呵笑着接了句:有吗有吗?怎么每每提起笔,我便尤如枯木,生涩无语、了无生机了呢。那晚回来,晚上睡觉之时,不经意的又翻到丽江晓军诗人那本《我和我的丽江》。晓军是我的同学,每每有新作问世,定要给我欣赏,记得那年远在重庆学习,他的女儿出生没满百日,字里行间都是对女儿和妻子的思念和爱意,慕煞了我们这些女同学,回想起来,他曾给过我不少鼓励呢。还有一位写散文的姐姐叫建玲,名如其人,玲珑剔透,淑秀端庄,读她写的文章,每每有席慕容或琼瑶的味道,也是想要邀我一同进诗社的同学和朋友。一路走来,曾经有过走文学路的梦想,有过知交好友给我的诸多勉励,如今都成过眼云烟,渐飘渐远了。只是家里的这些书,不离不弃,无论我看与不看,她们都安静的躺在那里,在书柜中或是枕头旁、卫生间、客厅的某个角落,等待着我。
  记得多年前读三毛的散文集《梦里花落知多少》,那一个爱花如痴的女子,连到沙漠里也要养花,却不曾想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喜欢潜水的荷西突然魂归大海,与三毛并肩赏花的人没了,花魂自此不在,连我也在三毛的世界里流了多少泪水。前些天,看到一位好姐妹在QQ空间里说,她和外子一同去赏文庙里的梅花,花开得比去年还旺盛,很是欢欣,感觉花开同赏,相约不负。看着这一段不长的文字,内心便溢满与她一样的欢喜,盛世华年,这是怎样幸福的一对。
  从不感觉知识的增长,只是看着家中的书,真是慢慢多了起来。先是刚成家时,把书桌作为结婚家具的必购品,摆进单位安排的婚房,后来是第一个书柜、第二个书柜,还有那些订阅的、临时购买的、单位要求必读的书本,慢慢和我一起成为这个家的主要成员。有女儿年幼时的《妈妈画刊》、《智慧少年》,有三毛的《撒哈拉沙漠》、《温柔的夜》,有毕淑敏的《女儿拳》,有上个世纪的《读者文摘》,到如今的《读者》等等。她们陪着我走过多少个春夏秋冬,陪着我和孩子一起成长,让我们养成闲暇时、临睡前,都会去翻翻书、阅读点什么的习惯,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世界里,少了许多寂寞无聊的时光。
  在这一个春天的夜晚,我没有早早入睡。想着我有一个充满书香的小家,有一位年近古稀仍在音乐班定时学习的父亲,想着我的知交好友和身边单位同事有的常有文字见诸报端、有书作问世,有的字如行云流水还在参加书法班学习,有的在单位是业务骨干、回到家是优秀的家庭主妇,有的倍受生活的磨难仍是乐观坚强,便觉着我的身边都是满满的正能量,我虽未刻意追求,却在不知不觉中耳濡目染,远离了不良的生活习惯和怨天尤人的思想。这样想来,与书为友、择友而交、多交益友,还真是受益无穷呢。
  这一个夜晚,我的心,尤如春天的风,渐行渐暖,在感恩中恬然入睡。

返回
2025年07月07日  第7568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岁月深处书香浓

刊发时间:2017-05-07 A3版  作者:施爱萍 【字体:大 中 小】

  流逝的时光里,读书的时间少,读到心里去的就更少了。
  春的步伐已然加快,上周末去郊外游春,小草还未睡醒,即便是在溪边,也有些焉黄,不过那些桃花、梨花、李花,还有红山茶、杜鹃,早已催开一路山花浪漫,柳枝的新芽争先恐后地绽满枝头。漫步在水流潺潺的山间溪谷,好友说,感觉我还有些文气,好象是可以写点文字的人。我呵呵笑着接了句:有吗有吗?怎么每每提起笔,我便尤如枯木,生涩无语、了无生机了呢。那晚回来,晚上睡觉之时,不经意的又翻到丽江晓军诗人那本《我和我的丽江》。晓军是我的同学,每每有新作问世,定要给我欣赏,记得那年远在重庆学习,他的女儿出生没满百日,字里行间都是对女儿和妻子的思念和爱意,慕煞了我们这些女同学,回想起来,他曾给过我不少鼓励呢。还有一位写散文的姐姐叫建玲,名如其人,玲珑剔透,淑秀端庄,读她写的文章,每每有席慕容或琼瑶的味道,也是想要邀我一同进诗社的同学和朋友。一路走来,曾经有过走文学路的梦想,有过知交好友给我的诸多勉励,如今都成过眼云烟,渐飘渐远了。只是家里的这些书,不离不弃,无论我看与不看,她们都安静的躺在那里,在书柜中或是枕头旁、卫生间、客厅的某个角落,等待着我。
  记得多年前读三毛的散文集《梦里花落知多少》,那一个爱花如痴的女子,连到沙漠里也要养花,却不曾想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喜欢潜水的荷西突然魂归大海,与三毛并肩赏花的人没了,花魂自此不在,连我也在三毛的世界里流了多少泪水。前些天,看到一位好姐妹在QQ空间里说,她和外子一同去赏文庙里的梅花,花开得比去年还旺盛,很是欢欣,感觉花开同赏,相约不负。看着这一段不长的文字,内心便溢满与她一样的欢喜,盛世华年,这是怎样幸福的一对。
  从不感觉知识的增长,只是看着家中的书,真是慢慢多了起来。先是刚成家时,把书桌作为结婚家具的必购品,摆进单位安排的婚房,后来是第一个书柜、第二个书柜,还有那些订阅的、临时购买的、单位要求必读的书本,慢慢和我一起成为这个家的主要成员。有女儿年幼时的《妈妈画刊》、《智慧少年》,有三毛的《撒哈拉沙漠》、《温柔的夜》,有毕淑敏的《女儿拳》,有上个世纪的《读者文摘》,到如今的《读者》等等。她们陪着我走过多少个春夏秋冬,陪着我和孩子一起成长,让我们养成闲暇时、临睡前,都会去翻翻书、阅读点什么的习惯,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世界里,少了许多寂寞无聊的时光。
  在这一个春天的夜晚,我没有早早入睡。想着我有一个充满书香的小家,有一位年近古稀仍在音乐班定时学习的父亲,想着我的知交好友和身边单位同事有的常有文字见诸报端、有书作问世,有的字如行云流水还在参加书法班学习,有的在单位是业务骨干、回到家是优秀的家庭主妇,有的倍受生活的磨难仍是乐观坚强,便觉着我的身边都是满满的正能量,我虽未刻意追求,却在不知不觉中耳濡目染,远离了不良的生活习惯和怨天尤人的思想。这样想来,与书为友、择友而交、多交益友,还真是受益无穷呢。
  这一个夜晚,我的心,尤如春天的风,渐行渐暖,在感恩中恬然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