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明:致富路上“领头雁”
李正明是镇康县木场乡木场村绿皮寨村民,15年来,他用执着、勤劳和善良,带领村民发展产业。在他的感召下,村里许多贫困户逐渐摆脱贫困,走上了发展产业的致富路,全乡绿色经济正在崛起。
2002年,李正明大胆种下了1.5亩草果。期间,只要有空,他就到村图书室查找资料,学习种植技术,并按照草果种植的技术要求,努力实践探索。2005年,草果开始挂果,年收入超过3万元,率先闯出了一条立足山区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的致富路。李正明通过四年时间潜心钻研育苗技术,成功后,将草果苗低价甚至免费发放给村民,并手把手传授栽培技术,确保“栽下就能活,活了就能赚到钱”。绿皮寨自然村的村民迅速掀起了种植草果的热潮。2016年,全村种植草果面积达960亩,其中,挂果面积310亩,实现总产值600余万元。
2002年,李正明用省吃俭用的250元钱在自家的承包地上试种了500棵核桃,成为村里种植核桃第一人。2003年后,各项惠民政策紧接而来,李正明把全部承包地都种上核桃,种植面积达200多亩,一干就是10年。10年中,他全力投入,坚持栽管并重,重点突出“一分栽、九分管”的理念,积极引导木场村的广大核桃种植户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规范的操作技术,在全面管理的基础上,严格落实补植补造、松土除草等综合管理措施,进一步促进全乡核桃产业向标准化、效益化方向发展。到了2012年,李正明家的部分核桃开始挂果,收入2万多元,效益初显,木场村的其他种植户也渐渐开始获得收益。如今,核桃产业仍是木场村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看到很多收购商到当地收购野生石斛,数量少,而且价格高,喜欢研究的李正明又有了新的打算,如果能够人工种植,收益也一定不少。通过考察,他发现石斛种类很多,当地价格较高的是紫皮石斛,于是决定在自己的菜园里种植紫皮石斛,他带着家人到深山林里找回野生石斛,一点一点培育,慢慢扩大,现在他的紫皮石斛种植面积已有1亩多。
李正明致富不忘乡亲,他把自己多年摸索、总结出来的草果、核桃、石斛种植经验毫无保留地推广给全乡村民,几年来共带动全乡草果种植412户153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25户399人),带动核桃种植156户40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21户344人),带动石斛种植48户14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3户75人),每户农户年均带动增收6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