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以大项目推动大发展
今年全市计划实施规模以上投资项目2250项,总投资2910亿元,计划完成投资1150亿元。
本报讯 (记者 刘东祥 通讯员 赵永超) 投资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牛鼻子”。今年以来,我市按照“工作项目化、责任具体化”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狠抓重大项目储备落地工作,以大项目推动大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抓项目,谋划储备是前提。在推进项目建设中,我市始终加强对储备项目系统科学管理,结合实际,不断健全和完善重大项目储备库,突出项目策划、包装和申报工作,精心策划和开发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为保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后劲、后续有力提供重要支撑。2017年,全市计划实施规模以上投资项目2250项,总投资2910亿元,计划完成投资1150亿元,其中: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291项,总投资2555亿元,计划完成投资334亿元;推进实施“四个一百”重点项目,总投资4019亿元,计划完成投资507亿元;梳理上报云南省“十、百、千”重点项目362项,总投资3672亿元,计划完成投资331亿元;市政府2017年重点督查的铁路、高速公路、机场、重点水源等20项重点项目,计划完成投资183.4亿元。
抓项目,前期工作是基础。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前期工作推进会精神,在市、县(区)财政预算安排项目前期经费的基础上,积极筹集前期经费,确定了100项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前期工作,努力争取新开工一批重点项目。截至目前,3条段铁路前期工作加快推进,2条段高速公路和2件中型水库试验工程开工,2条段高速公路已完成支撑性报件及“工可”评审,2条段高速公路完成工可编制,与省发展改革委签订了共建孟定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框架协议并启动孟定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城市规划编制,孟定支线机场、永德通用机场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全市被列入“十三五”全省水利项目建设投融资模式改革试点,8件重点水利工程列为改革试点项目。
抓项目,落实资金是条件。我市积极筹措项目资金,为推进项目建设提供有利条件。严格按照中央和省预算内投资安排方向和重点领域,跟踪落实已报项目,争取中央、省预算内资金支持。截至4月底,全市共争取中央、省预算内投资96项,上级补助资金6.82亿元;围绕国家专项建设基金、省重点项目投资基金支持领域,加快落实项目申报条件,加强与财政、金融机构等部门沟通协调,全力争取基金支持。加强与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沟通衔接,争取对投资工作的支持。截至4月底,成功签约国家专项建设基金项目24项,下达专项建设基金32.02亿元,累计支付资金9.26亿元。已上报的80项省重点项目投资基金中,5项纳入省发展改革委与云南省建行共同组建的500亿元规模基金,正在组织办理投放手续,涉及项目总投资368.74亿元。组织申报了2017年第二批省重点投资基金项目15项,总投资407亿元,申请投资基金125亿元;鼓励和吸引民间投资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参与重点领域建设,及时组织PPP项目入库,积极推介PPP项目。截至4月底,按要求入重大项目库PPP项目161项,项目总投资2149万元。已签约21项,项目总投资996万元。筛选上报省发展改革委2017年二季度向社会推介项目115项,项目总投资549亿元。
抓项目,落地建设是关键。我市以市政府重点督查的20项重大项目和“四个一百”为抓手,着力推进重大项目落地建设。全力加快大理至临沧铁路建设,推进临沧至清水河铁路、临沧至普洱铁路、临沧至芒市铁路前期工作。加快在建7条(段)高速公路建设,新开工建设4条(段)高速公路。加快临沧机场改扩建和凤庆通用机场建设。推进耿马灌区和澜沧江临沧片区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建设,加快在建的33件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力争新开工中型水库7件和耿马灌区。一季度,市政府重点督查的20项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7.5亿元;1至4月,“四个一百”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4.43亿元。
在推进项目储备和落地的同时,我市加强投资放管服务,进一步规范管理,严格执行《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云南省2016年本)》《云南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办法》,切实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着力提升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应用水平,将重大项目储备、政府投资三年滚动计划编制、政府投资年度计划的编制下达和动态调度等工作全部纳入在线监管平台,实现除涉及国家秘密的项目外,项目审批、核准、备案以及所涉及的各类审批通过在线监管平台线上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