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行圆桌峰会

刊发时间:2017-05-16 A1版  作者:

习近平主持会议并致辞

强调密切政策协调 对接发展战略 深化务实合作 实现互利共赢

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记者刘华、赵仁伟)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15日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圆桌峰会。来自30个国家的领导人和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负责人出席圆桌峰会,围绕“加强国际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共赢发展”的主题,就对接发展战略、推动互联互通、促进人文交流等议题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并通过了联合公报。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张高丽出席。
  怀山柔水间,初夏的雁栖湖畔绿意盎然,鲜花盛开。以古代丝绸之路兴盛时期的中国汉唐建筑特色为设计灵感的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如同一只展开双翅的鸿雁。
  上午9时40分许,前来与会的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陆续抵达。习近平在大厅热情迎接,同他们一一握手。
  上午10时,习近平敲下木槌,宣布圆桌峰会开幕。
  习近平在开幕辞中指出,在各国彼此依存、全球性挑战此起彼伏的今天,各国要对接彼此政策,在全球更大范围内整合经济要素和发展资源,才能形成合力,促进世界和平安宁和共同发展。我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它的核心内容是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对接各国政策和发展战略,深化务实合作,促进协调联动发展,实现共同繁荣。“一带一路”建设植根于历史,但面向未来;源自中国,但属于世界。在“一带一路”建设合作框架内,各方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开创发展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不断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迈进。倡议提出后,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和广泛支持。
  习近平指出,中方主办这次高峰论坛,目的就是共商合作大计,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让“一带一路”建设更好造福各国人民。希望通过圆桌峰会,进一步凝聚共识,为“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指明方向,勾画蓝图。
  习近平强调,我们要推动互利共赢,明确合作方向,本着伙伴精神,牢牢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让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成为共同努力的目标,坚持在开放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对话化解分歧,协商解决争端,共同维护地区安全稳定。我们要密切政策协调,对接发展战略。要把“一带一路”建设合作同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成果结合起来,同区域发展规划对接起来,同有关国家提出的发展规划协调起来,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我们要依托项目驱动,在基础设施联通、实体经济合作、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金融合作、民心相通等方面深化务实合作。
  随后举行第一阶段会议、工作午宴、第二阶段会议。与会领导人分别围绕“加强政策和发展战略对接,深化伙伴关系”、“促进人文交流合作”、“推进互联互通务实合作,实现联动发展”议题广泛深入交换意见,达成重要共识。各方一致强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意义,期待把合作推向更高水平、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同意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希望把发展战略对接落到实处,努力形成各国规划衔接、发展融合、利益共享局面。各方一致决定,支持把互联互通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合作的重点领域,完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网络,努力加强政策、规制、标准等方面的“软联通”,充分发挥互联互通对实体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打造稳定多元的金融联通和合作格局。各方一致同意,“一带一路”建设要坚持经济合作同人文交流双轨并进,坚持民生导向,服务可持续发展。
  与会各国领导人及国际组织负责人高度评价中方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并举办这次高峰论坛,期待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实现共同繁荣。
  下午5时许,会议进入闭幕环节,各方通过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联合公报》,并发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
  习近平致闭幕辞,总结会议达成的5点重要共识。
  第一,致力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合作,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各方积极评价“一带一路”建设合作取得的进展,表示将继续努力,让各国政策沟通更有力,设施联通更高效,贸易更畅通,资金更融通,民心更相通。
  第二,支持加强经济政策协调和发展战略对接,努力实现协同联动发展。各方同意加强经济、金融、贸易、投资等领域宏观政策协调;支持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有效对接发展战略及合作规划,优势互补,协同并进;重视创新发展,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挖掘增长新动力。
  第三,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果。各方决定继续把互联互通作为重点,打造基础设施联通网络;继续积极推进经济走廊建设,推动实体经济更好更快发展;重视投资和融资合作,支持扩大相互金融市场开放,努力构建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保障体系。
  第四,架设各国民间交往的桥梁。各方愿探讨多层次、宽领域的人文合作,营造多元互动、百花齐放的人文交流局面;加强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反腐败等领域合作,便利人员往来。
  第五,坚信“一带一路”建设是开放包容的发展平台,各国都是平等的参与者、贡献者、受益者。
  习近平指出,各方将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相互尊重、民主协商、共同决策。历史总是伴随着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脚步向前发展的。回首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辈们正是迈着这样的脚步,靠着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开辟出联通亚欧大陆的丝绸之路。今天,“一带一路”建设把沿线各国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各国人民更好共享发展成果。我们要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劲动力。
  习近平宣布,中国将于2019年举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圆桌峰会闭幕后,习近平会见中外记者,介绍“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会议情况和主要成果。习近平指出,这是国际社会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举行的一次高规格盛会。会议传递出各方合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合作、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信号。我们希望把自身发展和世界共同发展结合起来,明确了“一带一路”建设合作的目标和方向。我们将传承丝绸之路精神,致力于合作共赢。我们将继续加强政策协调和发展战略对接,形成协同发展的合力。我们规划了合作路线图,确定了重点合作领域和行动路径。我们以高峰论坛为平台推进务实合作,取得一系列积极成果。
  习近平强调,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共同应对世界经济当前面临的挑战,符合我们的共同利益。我们有理由对“一带一路”建设前景充满信心。同时,“一带一路”建设是长期工程,前方的路还很长,需要各方携手合作,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一定能够建设成为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
  当天中午,习近平同与会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以国际会议中心“汉唐飞扬”主建筑为背景集体合影。
  王沪宁、汪洋、栗战书、杨洁篪等参加上述活动。

 

共建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

——二论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演讲

  有志者事竟成,众行者能致远。共商“一带一路”建设,是历史潮流的延续,也是面向未来的正确抉择。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习近平主席顺应和平发展时代潮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从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擘画了“一带一路”建设的美好愿景和前进方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一带一路”建设承载着人类对和平安宁的期盼,没有和平的环境,一切无从谈起。古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曾经是“流淌着牛奶与蜂蜜的地方”,如今很多地方却成了冲突动荡和危机挑战的代名词。这种状况不能再持续下去,和平的基础需要不断夯实。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伙伴关系,营造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坚持公道正义,才能让各国人民守望相助,各国互尊互信,共同建设和平世界。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要将“一带一路”建成繁荣之路。“一带一路”建设承载着人类对共同发展的追求,打破发展瓶颈、缩小发展差距、共享发展成果,是各国面临的艰巨任务。“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抓住产业这一经济之本,畅通金融这一经济血脉,推动陆上、海上、天上、网上四位一体设施联通,就能充分释放各国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打造甘苦与共、命运相连的发展共同体。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古丝绸之路,发轫于开放,通达于开放,繁盛于开放。今天,我们更需以开放为导向,弘扬开放包容的精神,着力打造开放型合作平台,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着力解决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分配差距等问题,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建设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
  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一带一路”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创举,搞好“一带一路”建设也要向创新要动力。从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纳米技术、量子计算机等前沿领域合作,到践行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加强生态环保合作,创新的领域非常广泛,创新的需求更加迫切。优化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资源,必将激发沿线各国人民的创新活力,为各国青年拓展创业空间,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不竭动力。
  互学互鉴才能促进共同进步,要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文明因多样而精彩,因交流而升华。“一带一路”建设汲取历史经验教训,展现了全新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建立多层次人文合作机制,搭建更多合作平台,开辟更多合作渠道,推动各种文明互学互鉴,必将让这条文明之路越走越宽广,让人类文明更加绚烂多彩。
  就在高峰论坛开幕前夕,又有7个意向成员获准加入亚投行,使其成员总数扩大到77个,再次彰显“一带一路”倡议的强大吸引力和感召力。“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我们正走在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上。沿着这条造福世界、造福人民的阳光大道相向而行、携手奋进,人类终能迎来路路相连、美美与共的那一天,伟大的事业必将像古丝绸之路一样流传久远、万古长青。
  新华社评论

返回
2025年07月06日  第7577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行圆桌峰会

刊发时间:2017-05-16 A1版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习近平主持会议并致辞

强调密切政策协调 对接发展战略 深化务实合作 实现互利共赢

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记者刘华、赵仁伟)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15日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圆桌峰会。来自30个国家的领导人和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负责人出席圆桌峰会,围绕“加强国际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共赢发展”的主题,就对接发展战略、推动互联互通、促进人文交流等议题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并通过了联合公报。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张高丽出席。
  怀山柔水间,初夏的雁栖湖畔绿意盎然,鲜花盛开。以古代丝绸之路兴盛时期的中国汉唐建筑特色为设计灵感的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如同一只展开双翅的鸿雁。
  上午9时40分许,前来与会的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陆续抵达。习近平在大厅热情迎接,同他们一一握手。
  上午10时,习近平敲下木槌,宣布圆桌峰会开幕。
  习近平在开幕辞中指出,在各国彼此依存、全球性挑战此起彼伏的今天,各国要对接彼此政策,在全球更大范围内整合经济要素和发展资源,才能形成合力,促进世界和平安宁和共同发展。我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它的核心内容是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对接各国政策和发展战略,深化务实合作,促进协调联动发展,实现共同繁荣。“一带一路”建设植根于历史,但面向未来;源自中国,但属于世界。在“一带一路”建设合作框架内,各方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开创发展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不断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迈进。倡议提出后,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和广泛支持。
  习近平指出,中方主办这次高峰论坛,目的就是共商合作大计,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让“一带一路”建设更好造福各国人民。希望通过圆桌峰会,进一步凝聚共识,为“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指明方向,勾画蓝图。
  习近平强调,我们要推动互利共赢,明确合作方向,本着伙伴精神,牢牢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让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成为共同努力的目标,坚持在开放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对话化解分歧,协商解决争端,共同维护地区安全稳定。我们要密切政策协调,对接发展战略。要把“一带一路”建设合作同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成果结合起来,同区域发展规划对接起来,同有关国家提出的发展规划协调起来,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我们要依托项目驱动,在基础设施联通、实体经济合作、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金融合作、民心相通等方面深化务实合作。
  随后举行第一阶段会议、工作午宴、第二阶段会议。与会领导人分别围绕“加强政策和发展战略对接,深化伙伴关系”、“促进人文交流合作”、“推进互联互通务实合作,实现联动发展”议题广泛深入交换意见,达成重要共识。各方一致强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意义,期待把合作推向更高水平、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同意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希望把发展战略对接落到实处,努力形成各国规划衔接、发展融合、利益共享局面。各方一致决定,支持把互联互通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合作的重点领域,完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网络,努力加强政策、规制、标准等方面的“软联通”,充分发挥互联互通对实体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打造稳定多元的金融联通和合作格局。各方一致同意,“一带一路”建设要坚持经济合作同人文交流双轨并进,坚持民生导向,服务可持续发展。
  与会各国领导人及国际组织负责人高度评价中方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并举办这次高峰论坛,期待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实现共同繁荣。
  下午5时许,会议进入闭幕环节,各方通过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联合公报》,并发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
  习近平致闭幕辞,总结会议达成的5点重要共识。
  第一,致力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合作,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各方积极评价“一带一路”建设合作取得的进展,表示将继续努力,让各国政策沟通更有力,设施联通更高效,贸易更畅通,资金更融通,民心更相通。
  第二,支持加强经济政策协调和发展战略对接,努力实现协同联动发展。各方同意加强经济、金融、贸易、投资等领域宏观政策协调;支持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有效对接发展战略及合作规划,优势互补,协同并进;重视创新发展,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挖掘增长新动力。
  第三,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果。各方决定继续把互联互通作为重点,打造基础设施联通网络;继续积极推进经济走廊建设,推动实体经济更好更快发展;重视投资和融资合作,支持扩大相互金融市场开放,努力构建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保障体系。
  第四,架设各国民间交往的桥梁。各方愿探讨多层次、宽领域的人文合作,营造多元互动、百花齐放的人文交流局面;加强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反腐败等领域合作,便利人员往来。
  第五,坚信“一带一路”建设是开放包容的发展平台,各国都是平等的参与者、贡献者、受益者。
  习近平指出,各方将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相互尊重、民主协商、共同决策。历史总是伴随着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脚步向前发展的。回首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辈们正是迈着这样的脚步,靠着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开辟出联通亚欧大陆的丝绸之路。今天,“一带一路”建设把沿线各国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各国人民更好共享发展成果。我们要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劲动力。
  习近平宣布,中国将于2019年举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圆桌峰会闭幕后,习近平会见中外记者,介绍“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会议情况和主要成果。习近平指出,这是国际社会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举行的一次高规格盛会。会议传递出各方合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合作、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信号。我们希望把自身发展和世界共同发展结合起来,明确了“一带一路”建设合作的目标和方向。我们将传承丝绸之路精神,致力于合作共赢。我们将继续加强政策协调和发展战略对接,形成协同发展的合力。我们规划了合作路线图,确定了重点合作领域和行动路径。我们以高峰论坛为平台推进务实合作,取得一系列积极成果。
  习近平强调,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共同应对世界经济当前面临的挑战,符合我们的共同利益。我们有理由对“一带一路”建设前景充满信心。同时,“一带一路”建设是长期工程,前方的路还很长,需要各方携手合作,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一定能够建设成为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
  当天中午,习近平同与会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以国际会议中心“汉唐飞扬”主建筑为背景集体合影。
  王沪宁、汪洋、栗战书、杨洁篪等参加上述活动。

 

共建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

——二论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演讲

  有志者事竟成,众行者能致远。共商“一带一路”建设,是历史潮流的延续,也是面向未来的正确抉择。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习近平主席顺应和平发展时代潮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从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擘画了“一带一路”建设的美好愿景和前进方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一带一路”建设承载着人类对和平安宁的期盼,没有和平的环境,一切无从谈起。古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曾经是“流淌着牛奶与蜂蜜的地方”,如今很多地方却成了冲突动荡和危机挑战的代名词。这种状况不能再持续下去,和平的基础需要不断夯实。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伙伴关系,营造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坚持公道正义,才能让各国人民守望相助,各国互尊互信,共同建设和平世界。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要将“一带一路”建成繁荣之路。“一带一路”建设承载着人类对共同发展的追求,打破发展瓶颈、缩小发展差距、共享发展成果,是各国面临的艰巨任务。“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抓住产业这一经济之本,畅通金融这一经济血脉,推动陆上、海上、天上、网上四位一体设施联通,就能充分释放各国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打造甘苦与共、命运相连的发展共同体。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古丝绸之路,发轫于开放,通达于开放,繁盛于开放。今天,我们更需以开放为导向,弘扬开放包容的精神,着力打造开放型合作平台,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着力解决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分配差距等问题,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建设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
  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一带一路”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创举,搞好“一带一路”建设也要向创新要动力。从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纳米技术、量子计算机等前沿领域合作,到践行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加强生态环保合作,创新的领域非常广泛,创新的需求更加迫切。优化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资源,必将激发沿线各国人民的创新活力,为各国青年拓展创业空间,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不竭动力。
  互学互鉴才能促进共同进步,要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文明因多样而精彩,因交流而升华。“一带一路”建设汲取历史经验教训,展现了全新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建立多层次人文合作机制,搭建更多合作平台,开辟更多合作渠道,推动各种文明互学互鉴,必将让这条文明之路越走越宽广,让人类文明更加绚烂多彩。
  就在高峰论坛开幕前夕,又有7个意向成员获准加入亚投行,使其成员总数扩大到77个,再次彰显“一带一路”倡议的强大吸引力和感召力。“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我们正走在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上。沿着这条造福世界、造福人民的阳光大道相向而行、携手奋进,人类终能迎来路路相连、美美与共的那一天,伟大的事业必将像古丝绸之路一样流传久远、万古长青。
  新华社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