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来村党建产业扶贫双推进

刊发时间:2017-05-18 A3版  作者: 李永祥 杨如昆

打牢基层组织建设   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芒来村党建产业扶贫双推进

  本报讯   (通讯员   李永祥  杨如昆)   耿马自治县勐永镇芒来村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抓手,把基层党建与产业扶贫工作有机结合,以党员示范户为榜样,在党组织引领,党员示范户的带动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助推脱贫攻坚战中的作用,实现党建与产业扶贫双推进。
  抓组织,配强配优工作队伍。成立党建扶贫双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以镇党委主要领导负责挂钩该村的党建与产业扶贫工作,同时下派4名优秀干部职工驻村,协助县脱贫攻坚工作队及村领导抓好党建与产业扶贫工作,保障产业扶贫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落实。
  抓规划,科学编制产业规划。在抓好党建与产业扶贫工作过程中,坚持深入调研、准确掌握村情实际,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以打造支柱性产业为基础,着力提升群众素质能力为着力点。从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和手工艺加工业四个方面进行科学规划。
  抓产业,整合资金拓宽增收渠道。该镇结合林业和国土相关建设项目,种植青花梨2500余亩,目前成活率达90%以上;通过抓好产业科技培训,着力抓好8000亩生态茶和7000亩核桃管护工作,进一步提升茶叶和核桃的产量和质量;投入50万元的产业扶贫资金,为100户农户购置500只黑山羊种羊发展壮大黑山羊养殖产业,不断增加农户收入。
  抓基础,统筹兼顾整体推进。芒来村建档立卡151户、632人。预脱贫出列137户、583人。预脱贫出列中,开工建房131户,其中,开挖基础36户,打地圈梁24户,墙体支砌17户,封顶55户。共拨付资金467.2万元,其中无偿资金431.2万元,有偿资金36万。
  抓党建,扶贫双推夯实堡垒。抓实党组织活动场地建设,筑牢党建促扶贫基础。投资54万元,完成3个党员活动广场建设。实现了活动场所、为民服务站、党员为民服务点“全覆盖”。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组建经济实体,鼓励村组盘活土地、林地等资源,投资5万元实施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项目2个,着力壮大集体经济。坚持党组织和理事会牵头,采取1名汉族党员联系5户拉祜群众、1户汉族群众联系3户拉祜群众的方式组织开展民族团结互助活动,形成户帮户、组帮组、村帮村的长效机制。预计总投资250万元的大地基基础设施及文化广场建设已完成投资210万元。24户特色民居建设完成投资144万元。

返回
2025年07月08日  第7579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芒来村党建产业扶贫双推进

刊发时间:2017-05-18 A3版  作者: 李永祥 杨如昆 【字体:大 中 小】

打牢基层组织建设   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芒来村党建产业扶贫双推进

  本报讯   (通讯员   李永祥  杨如昆)   耿马自治县勐永镇芒来村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抓手,把基层党建与产业扶贫工作有机结合,以党员示范户为榜样,在党组织引领,党员示范户的带动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助推脱贫攻坚战中的作用,实现党建与产业扶贫双推进。
  抓组织,配强配优工作队伍。成立党建扶贫双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以镇党委主要领导负责挂钩该村的党建与产业扶贫工作,同时下派4名优秀干部职工驻村,协助县脱贫攻坚工作队及村领导抓好党建与产业扶贫工作,保障产业扶贫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落实。
  抓规划,科学编制产业规划。在抓好党建与产业扶贫工作过程中,坚持深入调研、准确掌握村情实际,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以打造支柱性产业为基础,着力提升群众素质能力为着力点。从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和手工艺加工业四个方面进行科学规划。
  抓产业,整合资金拓宽增收渠道。该镇结合林业和国土相关建设项目,种植青花梨2500余亩,目前成活率达90%以上;通过抓好产业科技培训,着力抓好8000亩生态茶和7000亩核桃管护工作,进一步提升茶叶和核桃的产量和质量;投入50万元的产业扶贫资金,为100户农户购置500只黑山羊种羊发展壮大黑山羊养殖产业,不断增加农户收入。
  抓基础,统筹兼顾整体推进。芒来村建档立卡151户、632人。预脱贫出列137户、583人。预脱贫出列中,开工建房131户,其中,开挖基础36户,打地圈梁24户,墙体支砌17户,封顶55户。共拨付资金467.2万元,其中无偿资金431.2万元,有偿资金36万。
  抓党建,扶贫双推夯实堡垒。抓实党组织活动场地建设,筑牢党建促扶贫基础。投资54万元,完成3个党员活动广场建设。实现了活动场所、为民服务站、党员为民服务点“全覆盖”。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组建经济实体,鼓励村组盘活土地、林地等资源,投资5万元实施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项目2个,着力壮大集体经济。坚持党组织和理事会牵头,采取1名汉族党员联系5户拉祜群众、1户汉族群众联系3户拉祜群众的方式组织开展民族团结互助活动,形成户帮户、组帮组、村帮村的长效机制。预计总投资250万元的大地基基础设施及文化广场建设已完成投资210万元。24户特色民居建设完成投资14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