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场乡抓监督执纪强队伍管理
本报讯 (通讯员 李加强) 镇康县木场乡下功夫、出实招,强化监督执纪,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干部职工日常管理的新常态。
以防为先,强化源头防范。今年以来,该乡纪委先后制定下发进一步严肃有关工作纪律的通知,并与全乡干部职工签订“禁酒令”、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承诺书、干部职工执行“八小时以外”监督管理办法承诺书等300余份,实行立体化管理模式,切实强化干部职工的纪律约束。先后组织干部职工、村干部观看了《永远在路上》《界河》《诱惑》等警示教育片,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
以谈为主,及时警示提醒。对党员干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通过廉政约谈、诫勉谈话等方式进行警示提醒,将各种违纪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有效预防党员干部触碰纪律规矩“底线”。坚持做到“三个必谈”,即新提任干部必谈,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必谈,存在廉政风险点问题必谈。今年以来,对新提拔调整任用的4名站所负责人进行任前谈话。对违反工作纪律、群众反映强烈的1名驻村工作队员、3名村干部开展诫勉谈话,切实将监督关口前移,确保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以改为本,加强监督管理。乡纪委把整改作为监督问效的落脚点,使“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监督常态,做到令行禁止,真抓实纠,促使干部队伍廉洁自律意识得到强化,整体素质得到提升。为继续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狠抓作风建设,解决“慵、懒、散”的问题,乡纪委不定期对脱贫攻坚开展情况,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在岗,干部职工纪律执行情况等进行明察暗访,切实把学习、在岗、服务、履职作为常态化工作来落实。今年以来,对乡村两级干部履职情况、纪律执行情况等进行明察暗访8次,发现问题6个,要求限期整改。并对没有严格执行相关工作纪律的4名干部职工、3名村干部在全乡范围内进行了通报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