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情出实招 扶贫建小康
——中央省级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在临扶贫回眸
近年来,28家中央省级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响应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对边疆民族扶贫脱困工作的部署,结合临沧地处边疆,属欠发达地区,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的实际,始终把支持、帮助临沧贫困地区发展作为重中之重,不断深化和创新扶贫工作方式,从人、财、物、智力、信息、技术等方面加大帮扶力度,累计投入帮扶资金达上亿元,帮扶我市贫困地区改善基础设施、培育特色产业,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省高院:精准扶贫项目化 久久为功换新颜
省高院自1997年定点扶贫凤庆县,首次为新华乡完小购买1.766万元教学器材开始,20年来,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扶贫部署,以项目精准帮困扶贫为抓手,结合凤庆及重点挂钩新华乡、郭大寨乡的实际,从产业建设扶贫、基础设施投入扶贫、社会民生事业扶持脱贫等方面入手,俯下身子,倾注真情实感,帮助山区群众解决急难所困,共实施重大项目、一事一议建设项目合计76个,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2024.046万元,年均达600多万元。久久为功不负真心,殷殷真情激发干劲,在省高院的倾情帮助下,所挂钩帮扶的少数民族贫困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呈现了产业发展、群众增收,道路通达、人居环境改善,社会和谐、乡风文明的美丽法治乡村新容颜。
省公安厅:协调投资推发展 群众增收促脱贫
省公安厅2015年挂钩帮扶临翔区、马台乡以来,注重高位推动,以上率下,着力实施“一批项目”推发展,保增收,促脱贫。先后派出38名干警驻村帮扶,建立1026名干部与697户农户扶贫挂钩关系,先后协调省交通运输厅项目资金、助学教育基金、省整乡推进扶贫项目资金等2000多万元,解决了道路硬化,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上学等困难,发展茶叶、核桃、畜牧、蔬菜等产业促进群众增收。筹资802.89万元帮扶临翔区、马台乡修建村组道路、人畜饮水工程、党员电教活动室,新建村完小电教室、图书室、活动场地,改善办学条件。积极协调省烟草公司、摩尔农庄、下关沱茶、龙润普洱茶等企业一大批项目落地临翔区、马台乡,帮助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助推脱贫攻坚。
中远海运集团:扶贫先扶智
中远海运集团情系基层,播撒大爱。坚持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的理念,在定点帮扶永德县相关脱贫工作中,把教育精准扶贫作为重点,共计投入教育扶贫资金2215.5697万元,帮助永德县改善基础教育办学条件,新建学校22所、13760.87余平方米,使10个乡(镇)32所学校受益。同时,重点资助教师35人次,学生3067人次,共计受益师生达15944人。派出8名教师到该县支教,组织两批贫困山区孩子21人赴上海开展“浪花心愿”夏令营活动,以教育精准扶贫示范带动全县脱贫攻坚工作。
东航集团:扶建美丽乡村促脱贫
2003年以来,东航集团携手边疆人民合力脱贫攻坚,着眼贫困山区美丽乡村建设,安居为先,实施东航示范村和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发展旅游经济,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援建打造了“东航忙品拉祜族风情村”“东航南京佤族风情村”“东航忙乐布朗族风情村”“东航景亢傣族风情村”“沧源县民良村六组示范村”“翁丁新村东航示范村”,落实“永冷村东航蔬菜示范基地”建设及细些村、嘎多村农村危房改造,有力促进了贫困山区少数民族群众安居房建设,极大改善了乡村人居环境,为开启乡村旅游,发展地方旅游经济作了有益探索。利用东航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下属《东方航空》《东方风情》《东方航空报》等报刊宣传沧源、双江两个自治县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旅游文化资源。同时,加大航班运力,开通昆明至临沧、沧源往返航线,航班增到每天四至五班,扩展了临沧与外界接触的通道,推动了地方旅游脱贫步伐。东航集团“造血”式的精准扶贫模式正在沧源、双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