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我国将加大“短板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刊发时间:2017-05-27 A2版  作者:

  新华社北京5月25日电   (记者   王优玲)   “十三五”时期,我国将强化地方政府对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保障,加大对造成城市内涝、交通拥堵、水体黑臭、垃圾围城等城市病的 “短板型”市政基础设施以及海绵城市、综合管廊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这是记者25日在住房城乡建设部召开的《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十三五”规划》发布实施吹风会上获得的信息。
  规划指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是导致“城市病”普遍的根本原因。城市路网密度普遍低于7公里/平方公里;城市污水的收集与处理达不到水生态环境质量要求;城市排水管网现状水平大大低于新修订的国家设计标准要求;“十三五”时期将有300多座垃圾填埋场面临“封场”,新建垃圾处理设施选址困难。
  城市人民政府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责任主体。规划指出,各级政府要把加强和改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工作,确保必要投入。并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PPP),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决定性作用,形成政府投资和社会资本的有效合力。
  规划强调,要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统筹运用税收、费价政策,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公平负担的原则,清晰界定政府、企业和用户的权利义务,建立健全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财政投入与价格调整相协调机制。
  根据规划,我国到2020年将建成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完备、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城市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返回
2025年07月07日  第7588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十三五”时期我国将加大“短板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刊发时间:2017-05-27 A2版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新华社北京5月25日电   (记者   王优玲)   “十三五”时期,我国将强化地方政府对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保障,加大对造成城市内涝、交通拥堵、水体黑臭、垃圾围城等城市病的 “短板型”市政基础设施以及海绵城市、综合管廊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这是记者25日在住房城乡建设部召开的《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十三五”规划》发布实施吹风会上获得的信息。
  规划指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是导致“城市病”普遍的根本原因。城市路网密度普遍低于7公里/平方公里;城市污水的收集与处理达不到水生态环境质量要求;城市排水管网现状水平大大低于新修订的国家设计标准要求;“十三五”时期将有300多座垃圾填埋场面临“封场”,新建垃圾处理设施选址困难。
  城市人民政府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责任主体。规划指出,各级政府要把加强和改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工作,确保必要投入。并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PPP),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决定性作用,形成政府投资和社会资本的有效合力。
  规划强调,要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统筹运用税收、费价政策,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公平负担的原则,清晰界定政府、企业和用户的权利义务,建立健全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财政投入与价格调整相协调机制。
  根据规划,我国到2020年将建成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完备、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城市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