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端午文化“握在手中”

刊发时间:2017-05-28 A3版  作者:刘剑飞

  端午节到了,很多人都开始忙碌起来,亲手制作香囊,亲自准备荷叶包粽子。但是一些市民却不慌不忙,而是等到端午那天,直接去超市购买一些成品粽子,这种过节方式让人担忧。
  端午节有着很多习俗,比如,佩戴香囊,在屋檐下插艾蒿,比如包粽子、划龙舟、喝雄黄酒等等,这些都是流传下来的端午习俗,过去每到端午,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碌起来,爷爷一大早就外出割艾草,割回来的艾草还带着露珠,散发着艾草的香味。奶奶在灯下一针一线地缝制香囊,那种专注和慈祥为家里增加了几分温馨和温暖,爸爸妈妈则会忙着准备包粽子,两个人配合十分默契,厨房里不时传出他们的说笑声,全家忙得不可开交,这种忙碌不仅增加着节日气氛,也丰富着节日内涵,在这种忙碌中,端午就不知不觉地到了。这样的端午温馨充实,充满文化气息,令人难忘。
  可如今,这种热闹和忙碌的场景在很多家庭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家里的冷清,完全没有一点过节的迹象,没有人再在灯下熬夜缝制香囊,也没有人忙着准备包粽子,甚至连清早割艾草也省略了,因为这一切都可以买到。在街上,到处都是推着车卖艾草的小贩,超市里各种粽子琳琅满目,不论是包装还是品种口味都比家里制作的更美观,更丰富。而喝雄黄酒这一祛病防灾的传统习俗则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就悄然退场和消失了,甚至没有人会想起来过端午节还需要准备一点雄黄用来泡制雄黄酒。
  虽然在端午这天,很多人依然会吃到香甜的粽子,家门口依然插着艾蒿,小孩子胸前依然佩戴着香囊,但是端午的味道却淡了很多,没有了以前的欢乐,没有了以前的温馨。粽子也没有自己制作的有味道,香囊虽然好看,但是却失去了长辈对孩子的一种期盼和祝福,就连那些在门前插着的艾草也不像以前的水灵,鲜嫩,吃几个从超市买回来的粽子,端午节就算过完了,完全没有一点节日意境和文化意味,端午成了一种文化形式,甚至在一些家庭,粽子也成了多余的,成了难以下咽的食品。过节的主要方式就是吃喝玩乐,就是游山玩水,就是逛街、购物和旅游,总之一句话,端午就是休息,就是消费,没有人记起端午节的来历,更没有人意识到端午节蕴含的文化价值。
  这样的端午是苍白的,空洞的,是没有意义的。端午是一个传统节日,其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不容忽视,不仅有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还有优秀文化传承的意义,甚至还有健康养生方面的价值,这些都是端午节承载的文化重任。因此,端午节还是应该多一些亲力亲为,不管是香囊还是粽子,还是应该自己动手制作,将端午文化“握在手中”,体现在行动上,通过制作体验节日文化,感悟民族风俗,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和继承,也是对节日气氛的一种烘托。
  购买香囊和粽子,也无可厚非,没什么可指责的,只是亲自动手相比,这种过节方式与缺少了一点文化氛围,不够真实,不够饱满。

返回
2025年07月07日  第7589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把端午文化“握在手中”

刊发时间:2017-05-28 A3版  作者:刘剑飞 【字体:大 中 小】

  端午节到了,很多人都开始忙碌起来,亲手制作香囊,亲自准备荷叶包粽子。但是一些市民却不慌不忙,而是等到端午那天,直接去超市购买一些成品粽子,这种过节方式让人担忧。
  端午节有着很多习俗,比如,佩戴香囊,在屋檐下插艾蒿,比如包粽子、划龙舟、喝雄黄酒等等,这些都是流传下来的端午习俗,过去每到端午,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碌起来,爷爷一大早就外出割艾草,割回来的艾草还带着露珠,散发着艾草的香味。奶奶在灯下一针一线地缝制香囊,那种专注和慈祥为家里增加了几分温馨和温暖,爸爸妈妈则会忙着准备包粽子,两个人配合十分默契,厨房里不时传出他们的说笑声,全家忙得不可开交,这种忙碌不仅增加着节日气氛,也丰富着节日内涵,在这种忙碌中,端午就不知不觉地到了。这样的端午温馨充实,充满文化气息,令人难忘。
  可如今,这种热闹和忙碌的场景在很多家庭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家里的冷清,完全没有一点过节的迹象,没有人再在灯下熬夜缝制香囊,也没有人忙着准备包粽子,甚至连清早割艾草也省略了,因为这一切都可以买到。在街上,到处都是推着车卖艾草的小贩,超市里各种粽子琳琅满目,不论是包装还是品种口味都比家里制作的更美观,更丰富。而喝雄黄酒这一祛病防灾的传统习俗则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就悄然退场和消失了,甚至没有人会想起来过端午节还需要准备一点雄黄用来泡制雄黄酒。
  虽然在端午这天,很多人依然会吃到香甜的粽子,家门口依然插着艾蒿,小孩子胸前依然佩戴着香囊,但是端午的味道却淡了很多,没有了以前的欢乐,没有了以前的温馨。粽子也没有自己制作的有味道,香囊虽然好看,但是却失去了长辈对孩子的一种期盼和祝福,就连那些在门前插着的艾草也不像以前的水灵,鲜嫩,吃几个从超市买回来的粽子,端午节就算过完了,完全没有一点节日意境和文化意味,端午成了一种文化形式,甚至在一些家庭,粽子也成了多余的,成了难以下咽的食品。过节的主要方式就是吃喝玩乐,就是游山玩水,就是逛街、购物和旅游,总之一句话,端午就是休息,就是消费,没有人记起端午节的来历,更没有人意识到端午节蕴含的文化价值。
  这样的端午是苍白的,空洞的,是没有意义的。端午是一个传统节日,其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不容忽视,不仅有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还有优秀文化传承的意义,甚至还有健康养生方面的价值,这些都是端午节承载的文化重任。因此,端午节还是应该多一些亲力亲为,不管是香囊还是粽子,还是应该自己动手制作,将端午文化“握在手中”,体现在行动上,通过制作体验节日文化,感悟民族风俗,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和继承,也是对节日气氛的一种烘托。
  购买香囊和粽子,也无可厚非,没什么可指责的,只是亲自动手相比,这种过节方式与缺少了一点文化氛围,不够真实,不够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