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鞭奋蹄又一程

——2016年我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深入推进
刊发时间:2017-06-01 A3版  作者:字学林 游文化

DSC_2246-Panorama.jpg

临沧城掠影

 

玉龙湖美景.jpg

玉龙湖美景

 

临翔区南美乡户肯村新貌.JPG

临翔区南美乡户肯村新貌

 

沧源佤山机场远景.jpg

沧源机场远景

  补齐改革落地短板,临沧有没有对策?啃下改革的硬骨头,临沧有没有决心?释放改革的红利,怎样让百姓摸得到?回眸2016年,临沧大地铭刻下一行行前行的足迹——改革攻坚,敢闯敢试,步伐铿锵,精彩纷呈。
  一年来,市委、市政府立足市情,把握重点,精准发力,紧跟中央、省委改革步伐,着力补齐发展“短板”,克服制度“弱点”,直击民生“痛点”,全力推进改革攻坚克难。一个个重大改革方案在临沧落地生根,一项项重点改革任务顺利推进,一批批务实创新的改革亮点闪耀夺目……全面深化改革,以破竹之势在临沧各个领域遍地开花,为全市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入澎湃动力。
  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行政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机制体制改革,现代财税体制机制,金融改革,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制定下发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意见以及“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5个配套文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展开。紧紧抓住“放管服”这个关键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年内取消市级行政职权项目28项,调整市级行政职权项目15项,启动行政审批“三个标准”试点。严控新设许可,规范行政审批行为,累计采取事中事后监管具体措施3730条。健全和完善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全面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推进全程电子化登记和电子营业执照试点,企业名称全程电子化申报系统全面上线。完成县级“三合一”监管体制改革,组建自然保护区、不动产登记机构,推进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试点。建立现代财税体制机制,制定市本级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实施方案,完善地方债置换和风险管理机制,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管理制度,探索市级与各县(区)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机制,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工作。推进投资审批改革,优化项目审批流程,与全省同步实现省、市、县横向部门并联、纵向三级联动审批,建成投资审批在线监管平台,完成投资审批中介超市组建工作。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抓实项目储备,搭建融资平台,筹集项目前期经费,争取国家、省专项建设基金,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推广PPP投融资模式,建立健全项目库,有30项列入国家PPP项目库,65项列入省级PPP项目库。稳步推进电价和水价重点领域市场价格改革,全市约有200户工业企业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临翔区阶梯水价改革启动。编制“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制定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建立科技体制改革考核评价机制,临沧工业园等5个众创空间获得省级认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城乡违法违规建筑治理行动等3个方案,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推进综合执法体系建设,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全面启动。完善住房公积金支持购房政策,积极化解房地产库存。推进金融改革。落实省推进申请设立民营银行工作的实施方案,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积极发展微小金融服务,累计发展小额贷款公司26家。创新小微企业信贷风险分担模式,建立政府、银行和担保机构、保险机构合作机制,为区域内中小企业提供综合性融资担保等金融服务。推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改革。
  美丽乡村建设相关体制改革——亮点频现
  关键词:农村改革,农田水利改革,中小城市综合改革。
  制定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总体方案及4个专项方案,出台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行动计划、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等改革方案,聚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业经营体系、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等重点领域改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扎实推进,凤庆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整县试点已转入内业工作,全市累计流转土地45.9万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共培育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8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114个、家庭农场999个,在建和建成农业庄园76个。出台推广农田水利改革试点经验的实施意见,2016年12件农田水利改革试点经验推广项目扎实推进。制定《关于实施“27241”工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落实临沧市贫困退出机制实施方案,强力推进精准脱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耿马自治县中小城市综合改革工作顺利推进,城镇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建构一体化的城乡发展规划编制、实施和管理体制,全市66个乡镇均按要求建立乡镇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聘用城乡规划督察员,村庄规划建设专管员实现全覆盖。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市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云县获批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凤庆县天之凤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上线运营,5个企业参与构建“云南网上供销”。
  临沧边合区建设相关体制改革——激发活力
  关键词:扁平化管理模式,金融创新,对缅合作。
  理顺临沧边合区管理体制,明确边合区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建立“以岗定责、按绩定酬、全员应聘”的扁平化管理模式,推行实体化发展。对照省政府支持临沧边合区建设的25条政策,细化通关便利化、财税金融、人才引进等措施。“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模式试点有序推进。孟定清水河口岸中缅双方持护照通行获批实施,迁址新建项目启动建设,边民互市贸易市场投入使用,边民互市信息化管理申报系统正式启用。积极推进金融创新,大额人民币现钞出入境携带制度、“惠农支付服务业务”境外运行、跨境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等金融改革试点稳步推进,设置跨境金融支付便民服务点19个,居全省首位。临沧采取“建机制、搭平台、优服务”三项措施,在全省率先启动跨境人民币现钞流通环境优化工程。临沧边合区基础设施综合发展项目列入国际金融组织贷款2016-2018年备选项目规划,贷款额度2.5亿美元。与缅北地区合作建成特色产业基地114.5万亩,38户企业在缅北地区投资发展。
  民主法制领域改革——持续深化
  关键词:科学立法,人大工作机制,协商民主建设,民族宗教工作体制机制。
  设立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和立法咨询专家库,增设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工作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工作程序规定、听证办法、立法评估办法、立项办法、地方性法规专门审议办法等9个立法工作制度。颁布了《临沧市古茶树保护条例》,地方立法实现零的突破,临沧成为全省第一批行使地方立法权的州市。民族宗教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总结推广多年来全市民族宗教工作形成的11个工作机制。贯彻落实兴边富民和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以资源大整合、部门大帮扶、群众大参与为抓手,助力全市精准脱贫工作。
  文化教育卫生体制改革——重点突破
  关键词:文化体制改革,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建立完善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制定公共文化机构理事会制度,鼓励引导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出台进一步加强对外和港澳台文化工作的实施方案,着力构建民族文化对外交流新机制。切实加强新闻媒体及出版发行单位的行政监管,严格执行年审年检制度和有关处罚制度。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制定临沧市加强教育精准扶贫行动计划实施方案、3个边境县14年免费教育实施方案,开展教育精准扶贫行动计划,教育惠民资金做到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全覆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全面完成市、县(区)卫生计生行政机构整合工作。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现全覆盖,云县列为全省9个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县之一。制定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指导性意见,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农村流动。落实乡村医生各项政策。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全市共有13家县级公立医院与72个乡镇卫生院实行了一体化管理,一体化管理覆盖率达86.74%。出台《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实施方案》,切实减轻群众医疗负担。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稳步推进,累计获得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5个,8县(区)人民医院被评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6个县(区)中医医院被评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社会办医加快发展,全市民营医院增加至30家。
  社会体制改革——全面推进
  亮点:深化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司法体制改革,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社会治理能力水平,农村道路安全防控体系建设,深化公共服务管理改革,外国人永久居留(绿卡)制度,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改革,落实殡葬制度改革,社会保险制度改革。
  出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暂行办法和职业年金实施办法,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征缴工作。采用PPP模式顺利推进市老年护理院项目,在8个县城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上门服务试点工作,探索居家养老新模式。稳慎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制定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完善临时医疗救助制度,建立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基金。制定完善司法责任制改革实施办法(试行)、法院审判权清单(试行)、检察机关检察官权利清单(试行),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深化构建以审判权为核心,以审判监督权、管理权为保障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市县检察机关积极推进公益诉讼试点,经验在全省推进会上作了交流。构建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机制,继续学习借鉴“枫桥经验”,压实属地和部门责任,做到“发现得早、控制得好”,确保不出现漏管失控。进一步规范信访受理办理程序,信访工作纳入全市综合考核。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启动建设“食品流通电子监管平台”,建立食品药品安全“黑名单”机制,推进食品安全强制保险试点工作和餐饮服务单位量化分级管理。推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探索建立“1+3+5”安全生产大检查长效机制,厘清监管对象,实施规范化监管。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水平。加大数字高清视频监控网络建设力度,基本建成“环临防控圈、环边桥头堡、环县防火墙”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总结推广沧源“流动车轮巡防模式”,积极探索卫星GPS定位等科技化手段,增强治安防控机动性和情报信息准确性。加强农村道路安全防控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农村劝导站及公路交叉路口“一条减速带、一块警示牌、一个凸面镜、一盏爆闪灯、一排道口标注桩”的“五小工程”建设,经验在全省推广。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完善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合力治边机制,有效维护边疆稳定、边境安宁,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临沧连续三届被表彰为“全国双拥模范城”。深化公共服务管理改革。出台临时入境机动车和驾驶人管理实施细则,主动服务沿边对外开放。在孟定设立全省首家依托派出所建设的出入境证件受理点。探索实施外国人永久居留(绿卡)制度。出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方案,解决了12996名无户口人员的落户问题。开展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改革试点,运用信息化手段,实行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着力加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抓好落实殡葬制度改革工作。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持续发力
  亮点:强化制度保障,探索创新全市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强化污染源在线监管工作,深入推进“森林临沧”建设,稳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开展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五年行动计划,健全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
  强化制度保障,制定《临沧市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十三五”规划》及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加强低碳节能减排工作、加强水污染防治等意见措施。探索创新全市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建立环保、法院、检察、公安等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出台关于加强协作配合依法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具体实施意见,全市共实施环保行政处罚案件41件,共排查出环境敏感热点问题32个、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1135个,已全部整改。强化污染源在线监管工作,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传输率97.34%,数据传输有效率94.83%,均达到国家要求。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创新有偿使用、预算管理、投融资机制,发展交易市场,2016年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1.4%。深入推进“森林临沧”建设,全国退耕还林经验交流现场会、全国民营企业家及管理干部林业培训会在我市成功召开。开展不动产统一登记试点工作,9月底颁发新证停发旧证。开展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五年行动计划,实施城乡“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和村庄“七改三清”环境整治行动,“洁净临沧”行动成效明显。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建设,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总体保持优良。健全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加强
  亮点: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完善从严管理干部队伍制度体系,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
  压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建设的意见》,推动机关党建走在前头、作出表率。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团体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意见(试行)》,抓细抓实党建工作。建立完善党员积分制管理制度、“三会一课”制度等制度措施,整顿转化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384个。完善从严管理干部队伍制度体系。认真贯彻落实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细则。贯彻执行《关于组织人事部门对领导干部进行提醒、函询和诫勉的实施细则》,建立健全干部经常性提醒教育机制。制定《市管干部档案管理办法》,印发加强配偶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任职岗位管理工作规定,起草进一步加强处级非领导干部管理暂行规定和加强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意见。着力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实施“缅语人才锻炼提升行动计划”和“村(社区)干部学历提升行动计划”,强化本土人才培养。制定《关于加强基层法律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部分重点行业和专业领域职称评价标准》,推进教育、卫生、农业等重点领域职称制度改革,2016年,共有666人通过高级教师评审、146人通过农业技术高级职称评审、158人通过基层卫生高级职称评审,有效激发了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创业活力。研究提出边合区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才交流办法,边合区高层次人才特殊优待和专项奖励基金管理使用办法。
  纪律检查体制改革——成效明显
  亮点:建立完善反腐败制度体系,压紧压实主体责任,深入开展追逃追赃工作。
  建立完善反腐败制度体系。形成《关于在党风廉政建设中进一步加强政府行政监察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实施意见》《关于在全市开展巡察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系列制度成果,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制度环境。压紧压实主体责任。落实主体责任约谈制度,拓展述廉述责范围和方式。出台《贯彻〈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实施方案》,制定落实“两个责任”实施办法,开列市委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对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落实不力的20名领导干部进行责任追究。印发《关于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实施意见》,采取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方式处置175人次。严格执行干部监督工作实施办法,从严管理、从严监督,严防“灯下黑”,处分违纪纪检监察干部5人。落实“两个为主”,推动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建立下级纪委向上级纪委报告工作制度,贯彻落实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的精神,制定三个“提名考察办法”,规范县(区)纪委常委、监察局副职任免职办理工作程序。深化“三转”,夯实纪委监督责任。全面完成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内设机构调整工作。探索实践“两个覆盖”,建机构,配队伍,启动首轮巡察工作。对2015年省委巡视组移交的39件问题线索进行查处和跟踪督办。

 

返回
2025年07月07日  第7593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扬鞭奋蹄又一程

——2016年我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深入推进

刊发时间:2017-06-01 A3版  作者:字学林 游文化 【字体:大 中 小】

DSC_2246-Panorama.jpg

临沧城掠影

 

玉龙湖美景.jpg

玉龙湖美景

 

临翔区南美乡户肯村新貌.JPG

临翔区南美乡户肯村新貌

 

沧源佤山机场远景.jpg

沧源机场远景

  补齐改革落地短板,临沧有没有对策?啃下改革的硬骨头,临沧有没有决心?释放改革的红利,怎样让百姓摸得到?回眸2016年,临沧大地铭刻下一行行前行的足迹——改革攻坚,敢闯敢试,步伐铿锵,精彩纷呈。
  一年来,市委、市政府立足市情,把握重点,精准发力,紧跟中央、省委改革步伐,着力补齐发展“短板”,克服制度“弱点”,直击民生“痛点”,全力推进改革攻坚克难。一个个重大改革方案在临沧落地生根,一项项重点改革任务顺利推进,一批批务实创新的改革亮点闪耀夺目……全面深化改革,以破竹之势在临沧各个领域遍地开花,为全市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入澎湃动力。
  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行政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机制体制改革,现代财税体制机制,金融改革,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制定下发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意见以及“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5个配套文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展开。紧紧抓住“放管服”这个关键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年内取消市级行政职权项目28项,调整市级行政职权项目15项,启动行政审批“三个标准”试点。严控新设许可,规范行政审批行为,累计采取事中事后监管具体措施3730条。健全和完善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全面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推进全程电子化登记和电子营业执照试点,企业名称全程电子化申报系统全面上线。完成县级“三合一”监管体制改革,组建自然保护区、不动产登记机构,推进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试点。建立现代财税体制机制,制定市本级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实施方案,完善地方债置换和风险管理机制,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管理制度,探索市级与各县(区)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机制,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工作。推进投资审批改革,优化项目审批流程,与全省同步实现省、市、县横向部门并联、纵向三级联动审批,建成投资审批在线监管平台,完成投资审批中介超市组建工作。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抓实项目储备,搭建融资平台,筹集项目前期经费,争取国家、省专项建设基金,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推广PPP投融资模式,建立健全项目库,有30项列入国家PPP项目库,65项列入省级PPP项目库。稳步推进电价和水价重点领域市场价格改革,全市约有200户工业企业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临翔区阶梯水价改革启动。编制“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制定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建立科技体制改革考核评价机制,临沧工业园等5个众创空间获得省级认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城乡违法违规建筑治理行动等3个方案,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推进综合执法体系建设,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全面启动。完善住房公积金支持购房政策,积极化解房地产库存。推进金融改革。落实省推进申请设立民营银行工作的实施方案,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积极发展微小金融服务,累计发展小额贷款公司26家。创新小微企业信贷风险分担模式,建立政府、银行和担保机构、保险机构合作机制,为区域内中小企业提供综合性融资担保等金融服务。推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改革。
  美丽乡村建设相关体制改革——亮点频现
  关键词:农村改革,农田水利改革,中小城市综合改革。
  制定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总体方案及4个专项方案,出台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行动计划、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等改革方案,聚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业经营体系、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等重点领域改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扎实推进,凤庆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整县试点已转入内业工作,全市累计流转土地45.9万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共培育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8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114个、家庭农场999个,在建和建成农业庄园76个。出台推广农田水利改革试点经验的实施意见,2016年12件农田水利改革试点经验推广项目扎实推进。制定《关于实施“27241”工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落实临沧市贫困退出机制实施方案,强力推进精准脱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耿马自治县中小城市综合改革工作顺利推进,城镇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建构一体化的城乡发展规划编制、实施和管理体制,全市66个乡镇均按要求建立乡镇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聘用城乡规划督察员,村庄规划建设专管员实现全覆盖。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市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云县获批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凤庆县天之凤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上线运营,5个企业参与构建“云南网上供销”。
  临沧边合区建设相关体制改革——激发活力
  关键词:扁平化管理模式,金融创新,对缅合作。
  理顺临沧边合区管理体制,明确边合区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建立“以岗定责、按绩定酬、全员应聘”的扁平化管理模式,推行实体化发展。对照省政府支持临沧边合区建设的25条政策,细化通关便利化、财税金融、人才引进等措施。“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模式试点有序推进。孟定清水河口岸中缅双方持护照通行获批实施,迁址新建项目启动建设,边民互市贸易市场投入使用,边民互市信息化管理申报系统正式启用。积极推进金融创新,大额人民币现钞出入境携带制度、“惠农支付服务业务”境外运行、跨境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等金融改革试点稳步推进,设置跨境金融支付便民服务点19个,居全省首位。临沧采取“建机制、搭平台、优服务”三项措施,在全省率先启动跨境人民币现钞流通环境优化工程。临沧边合区基础设施综合发展项目列入国际金融组织贷款2016-2018年备选项目规划,贷款额度2.5亿美元。与缅北地区合作建成特色产业基地114.5万亩,38户企业在缅北地区投资发展。
  民主法制领域改革——持续深化
  关键词:科学立法,人大工作机制,协商民主建设,民族宗教工作体制机制。
  设立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和立法咨询专家库,增设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工作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工作程序规定、听证办法、立法评估办法、立项办法、地方性法规专门审议办法等9个立法工作制度。颁布了《临沧市古茶树保护条例》,地方立法实现零的突破,临沧成为全省第一批行使地方立法权的州市。民族宗教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总结推广多年来全市民族宗教工作形成的11个工作机制。贯彻落实兴边富民和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以资源大整合、部门大帮扶、群众大参与为抓手,助力全市精准脱贫工作。
  文化教育卫生体制改革——重点突破
  关键词:文化体制改革,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建立完善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制定公共文化机构理事会制度,鼓励引导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出台进一步加强对外和港澳台文化工作的实施方案,着力构建民族文化对外交流新机制。切实加强新闻媒体及出版发行单位的行政监管,严格执行年审年检制度和有关处罚制度。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制定临沧市加强教育精准扶贫行动计划实施方案、3个边境县14年免费教育实施方案,开展教育精准扶贫行动计划,教育惠民资金做到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全覆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全面完成市、县(区)卫生计生行政机构整合工作。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现全覆盖,云县列为全省9个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县之一。制定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指导性意见,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农村流动。落实乡村医生各项政策。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全市共有13家县级公立医院与72个乡镇卫生院实行了一体化管理,一体化管理覆盖率达86.74%。出台《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实施方案》,切实减轻群众医疗负担。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稳步推进,累计获得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5个,8县(区)人民医院被评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6个县(区)中医医院被评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社会办医加快发展,全市民营医院增加至30家。
  社会体制改革——全面推进
  亮点:深化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司法体制改革,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社会治理能力水平,农村道路安全防控体系建设,深化公共服务管理改革,外国人永久居留(绿卡)制度,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改革,落实殡葬制度改革,社会保险制度改革。
  出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暂行办法和职业年金实施办法,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征缴工作。采用PPP模式顺利推进市老年护理院项目,在8个县城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上门服务试点工作,探索居家养老新模式。稳慎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制定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完善临时医疗救助制度,建立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基金。制定完善司法责任制改革实施办法(试行)、法院审判权清单(试行)、检察机关检察官权利清单(试行),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深化构建以审判权为核心,以审判监督权、管理权为保障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市县检察机关积极推进公益诉讼试点,经验在全省推进会上作了交流。构建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机制,继续学习借鉴“枫桥经验”,压实属地和部门责任,做到“发现得早、控制得好”,确保不出现漏管失控。进一步规范信访受理办理程序,信访工作纳入全市综合考核。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启动建设“食品流通电子监管平台”,建立食品药品安全“黑名单”机制,推进食品安全强制保险试点工作和餐饮服务单位量化分级管理。推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探索建立“1+3+5”安全生产大检查长效机制,厘清监管对象,实施规范化监管。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水平。加大数字高清视频监控网络建设力度,基本建成“环临防控圈、环边桥头堡、环县防火墙”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总结推广沧源“流动车轮巡防模式”,积极探索卫星GPS定位等科技化手段,增强治安防控机动性和情报信息准确性。加强农村道路安全防控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农村劝导站及公路交叉路口“一条减速带、一块警示牌、一个凸面镜、一盏爆闪灯、一排道口标注桩”的“五小工程”建设,经验在全省推广。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完善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合力治边机制,有效维护边疆稳定、边境安宁,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临沧连续三届被表彰为“全国双拥模范城”。深化公共服务管理改革。出台临时入境机动车和驾驶人管理实施细则,主动服务沿边对外开放。在孟定设立全省首家依托派出所建设的出入境证件受理点。探索实施外国人永久居留(绿卡)制度。出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方案,解决了12996名无户口人员的落户问题。开展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改革试点,运用信息化手段,实行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着力加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抓好落实殡葬制度改革工作。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持续发力
  亮点:强化制度保障,探索创新全市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强化污染源在线监管工作,深入推进“森林临沧”建设,稳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开展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五年行动计划,健全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
  强化制度保障,制定《临沧市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十三五”规划》及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加强低碳节能减排工作、加强水污染防治等意见措施。探索创新全市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建立环保、法院、检察、公安等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出台关于加强协作配合依法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具体实施意见,全市共实施环保行政处罚案件41件,共排查出环境敏感热点问题32个、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1135个,已全部整改。强化污染源在线监管工作,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传输率97.34%,数据传输有效率94.83%,均达到国家要求。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创新有偿使用、预算管理、投融资机制,发展交易市场,2016年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1.4%。深入推进“森林临沧”建设,全国退耕还林经验交流现场会、全国民营企业家及管理干部林业培训会在我市成功召开。开展不动产统一登记试点工作,9月底颁发新证停发旧证。开展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五年行动计划,实施城乡“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和村庄“七改三清”环境整治行动,“洁净临沧”行动成效明显。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建设,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总体保持优良。健全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加强
  亮点: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完善从严管理干部队伍制度体系,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
  压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建设的意见》,推动机关党建走在前头、作出表率。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团体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意见(试行)》,抓细抓实党建工作。建立完善党员积分制管理制度、“三会一课”制度等制度措施,整顿转化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384个。完善从严管理干部队伍制度体系。认真贯彻落实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细则。贯彻执行《关于组织人事部门对领导干部进行提醒、函询和诫勉的实施细则》,建立健全干部经常性提醒教育机制。制定《市管干部档案管理办法》,印发加强配偶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任职岗位管理工作规定,起草进一步加强处级非领导干部管理暂行规定和加强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意见。着力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实施“缅语人才锻炼提升行动计划”和“村(社区)干部学历提升行动计划”,强化本土人才培养。制定《关于加强基层法律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部分重点行业和专业领域职称评价标准》,推进教育、卫生、农业等重点领域职称制度改革,2016年,共有666人通过高级教师评审、146人通过农业技术高级职称评审、158人通过基层卫生高级职称评审,有效激发了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创业活力。研究提出边合区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才交流办法,边合区高层次人才特殊优待和专项奖励基金管理使用办法。
  纪律检查体制改革——成效明显
  亮点:建立完善反腐败制度体系,压紧压实主体责任,深入开展追逃追赃工作。
  建立完善反腐败制度体系。形成《关于在党风廉政建设中进一步加强政府行政监察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实施意见》《关于在全市开展巡察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系列制度成果,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制度环境。压紧压实主体责任。落实主体责任约谈制度,拓展述廉述责范围和方式。出台《贯彻〈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实施方案》,制定落实“两个责任”实施办法,开列市委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对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落实不力的20名领导干部进行责任追究。印发《关于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实施意见》,采取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方式处置175人次。严格执行干部监督工作实施办法,从严管理、从严监督,严防“灯下黑”,处分违纪纪检监察干部5人。落实“两个为主”,推动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建立下级纪委向上级纪委报告工作制度,贯彻落实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的精神,制定三个“提名考察办法”,规范县(区)纪委常委、监察局副职任免职办理工作程序。深化“三转”,夯实纪委监督责任。全面完成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内设机构调整工作。探索实践“两个覆盖”,建机构,配队伍,启动首轮巡察工作。对2015年省委巡视组移交的39件问题线索进行查处和跟踪督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