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割舍的玉米情

刊发时间:2017-06-04 A3版  作者:李廷珍

  夏天的绿,在天地间挥毫泼墨,描绘着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画卷。目之所及,满眼都是绿,或墨绿,或青绿,都完全地脱了鹅黄的底子葱茏和葳蕤着,把生命的层次极尽展现。
  家住郊区农村,更能感觉到在这绿的庇护中,神清气爽,尽享清凉。每天上班路过的农田里,排列整齐的玉米棵正在抽穗吐蕊,怀抱着美丽的花朵,头顶华丽的皇冠,站成整齐的方队,接受着大自然的洗礼。
  看着眼前的玉米地,思绪总要往坝气山的方向飘去。
  老家的夏天,绿色是一幅幅诱人的画卷。
  在玉米地里,绿,是一句句加重了韵脚的诗行;在夏的交响乐中,是一个特殊的装饰音符。走出家门口,心马上被周围流淌的绿,犹如喝了琼浆玉液般,醉了。在这个季节里,小村周围都是绿色的海洋,这里使人感觉亲切,这里叫人迷恋,更令人入迷的,是山地上那一片片连绵起伏的玉米地。
  站在小村往四周望去,漫山遍野,高低起伏,一大片一大片的玉米林,一行行,一列列,整齐威武,英姿飒爽,在微风中,波涛滚滚,跌宕起伏。如果这时候你身处玉米地,那些滚滚波涛就会从远处向你铺天盖地袭来,来不及躲闪,来不及谦让,它就毫不客气将你包围,亲吻你的脸庞。
  满山满坡的玉米,遮天蔽日,隐蔽了日常的清晰,遮掩了村庄、树木和道路。从一个村庄望不到另一个村庄,从一条路找不到另一条路,从这块地望不到那块地。钻进去,肯定转向,找不到东南西北。路边的小草、地里的昆虫、飞鸟以及割猪草的人,放羊的人都被玉米遮挡……幽暗、诡秘,没有伴,一个人走进这里,会让人有着不安的犹疑。假如,这时候你胆怯了,不再欣赏玉米的构图,是十分可惜的。此时,玉米棵的穗子,在阳光的照射下,像是古代皇家贵族千金头上的饰品,高贵典雅,不敢亵玩。要是轻轻的掐断吐出来的绒丝线,就会立刻滚出一颗晶莹的水珠,是疼痛的泪吗?玉米吐出来的红樱,把大地拉成了道道彩虹,红丝带飘向天边,牵着太阳,拽着白云,条条牵着农民的心。
  假如,在这个夏天,你让生活的浮躁搅得心烦意乱的时候。不妨,走近玉米身旁,看一眼这幅画儿,吮吸滚着露珠的空气,让它熨帖你不安的心情,你一定会兴奋,会遐想,重温旧日的时光,找回失去过往,让幸福心中荡漾,唤起继续行走的力量……
  秋天,行走在田间地头,那些玉米,金色苍茫。金黄色的玉米,一颗颗悬挂玉米秆上,似乎欲撑开白色的衣衫,露出金子般的微笑。一粒粒镶嵌在玉米骨头上,似珍珠,如玛瑙,满满的全是舒心,暖暖的全是喜悦。这小小的金粒,是汗水的结晶,是勤劳的硕果,是回报庄稼人的礼物,是希望,是快乐。辛苦了一季,劳累了数月,念的是平顺,盼的是丰收。山坡上,洼地里,那些精灵曼妙的舞姿随秋风摇曳,美妙的歌声在秋夜里回荡,沙沙作响,连绵不绝。摘下一个个玉米,任枝叶刺痒皮肤,但收获的舒心会湮没刺痒的挠心。只会忘了痒痛,得了愉悦,醉了秋韵。
  秋天,天高了,云淡了,风儿轻了,水静了。玉米熟了,勤劳的人忙了。忙着收割,忙着秋播。山坡洼地,耕牛爬坡,庄稼地里,有人收割。收了金色,收了愉悦。欢声笑语里耕作,忘了疲惫,轻吟一首流年的歌,向往美好的生活,品味秋的岁月,静享收获的喜悦,任凭往事蹉跎。
  看着远处的玉米地,不禁又想起了吃玉米粑粑的那段时光,那种感觉真的好温馨。
  在我的生命年轮里记录着玉米面糊糊,玉米粑粑,爆米花,它陪伴着我走过了童年时代。那时的家,很穷。父母总是为生计而绞尽脑汁。父亲算计的是如何才能有好收成,母亲算计的总是怎样使饭菜更为可口,那时家中唯一能够大量填补大米不足的替代品恐怕就是玉米了。烧滚的水,只需要放上那么一小碗玉米粉就变成了一锅玉米糊糊了。但玉米糊糊对于那时还小的我来说,简直就是一碗散发着异香的毒药,实在不能入口。为了向我“推销”她的玉米糊糊,母亲总会变着花样做给我吃,但无论怎样,我对那玩艺就是不敢恭维。明着抗议是行不通的,暗着抗议(拒食)更不成,除非你想讨打。后来母亲想了个办法,在玉米未干时候,就剥下玉米粒,用石磨弄碎了,再用玉米叶包上蒸给我吃,总算有了一味我喜欢吃的玉米粑粑,总算又有了能够果腹的一种食物。现在想来,对玉米糊糊的抗拒和对嫩玉米粑粑的喜爱,那些事是十分有趣的。意识中,我总觉得那时的家才叫真正的家。
  母亲那些因爱生出的智慧,让普通的玉米成为爱的载体,变得温暖,在渐行渐寒的秋天里,温暖我的心。

返回
2025年07月07日  第7596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难以割舍的玉米情

刊发时间:2017-06-04 A3版  作者:李廷珍 【字体:大 中 小】

  夏天的绿,在天地间挥毫泼墨,描绘着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画卷。目之所及,满眼都是绿,或墨绿,或青绿,都完全地脱了鹅黄的底子葱茏和葳蕤着,把生命的层次极尽展现。
  家住郊区农村,更能感觉到在这绿的庇护中,神清气爽,尽享清凉。每天上班路过的农田里,排列整齐的玉米棵正在抽穗吐蕊,怀抱着美丽的花朵,头顶华丽的皇冠,站成整齐的方队,接受着大自然的洗礼。
  看着眼前的玉米地,思绪总要往坝气山的方向飘去。
  老家的夏天,绿色是一幅幅诱人的画卷。
  在玉米地里,绿,是一句句加重了韵脚的诗行;在夏的交响乐中,是一个特殊的装饰音符。走出家门口,心马上被周围流淌的绿,犹如喝了琼浆玉液般,醉了。在这个季节里,小村周围都是绿色的海洋,这里使人感觉亲切,这里叫人迷恋,更令人入迷的,是山地上那一片片连绵起伏的玉米地。
  站在小村往四周望去,漫山遍野,高低起伏,一大片一大片的玉米林,一行行,一列列,整齐威武,英姿飒爽,在微风中,波涛滚滚,跌宕起伏。如果这时候你身处玉米地,那些滚滚波涛就会从远处向你铺天盖地袭来,来不及躲闪,来不及谦让,它就毫不客气将你包围,亲吻你的脸庞。
  满山满坡的玉米,遮天蔽日,隐蔽了日常的清晰,遮掩了村庄、树木和道路。从一个村庄望不到另一个村庄,从一条路找不到另一条路,从这块地望不到那块地。钻进去,肯定转向,找不到东南西北。路边的小草、地里的昆虫、飞鸟以及割猪草的人,放羊的人都被玉米遮挡……幽暗、诡秘,没有伴,一个人走进这里,会让人有着不安的犹疑。假如,这时候你胆怯了,不再欣赏玉米的构图,是十分可惜的。此时,玉米棵的穗子,在阳光的照射下,像是古代皇家贵族千金头上的饰品,高贵典雅,不敢亵玩。要是轻轻的掐断吐出来的绒丝线,就会立刻滚出一颗晶莹的水珠,是疼痛的泪吗?玉米吐出来的红樱,把大地拉成了道道彩虹,红丝带飘向天边,牵着太阳,拽着白云,条条牵着农民的心。
  假如,在这个夏天,你让生活的浮躁搅得心烦意乱的时候。不妨,走近玉米身旁,看一眼这幅画儿,吮吸滚着露珠的空气,让它熨帖你不安的心情,你一定会兴奋,会遐想,重温旧日的时光,找回失去过往,让幸福心中荡漾,唤起继续行走的力量……
  秋天,行走在田间地头,那些玉米,金色苍茫。金黄色的玉米,一颗颗悬挂玉米秆上,似乎欲撑开白色的衣衫,露出金子般的微笑。一粒粒镶嵌在玉米骨头上,似珍珠,如玛瑙,满满的全是舒心,暖暖的全是喜悦。这小小的金粒,是汗水的结晶,是勤劳的硕果,是回报庄稼人的礼物,是希望,是快乐。辛苦了一季,劳累了数月,念的是平顺,盼的是丰收。山坡上,洼地里,那些精灵曼妙的舞姿随秋风摇曳,美妙的歌声在秋夜里回荡,沙沙作响,连绵不绝。摘下一个个玉米,任枝叶刺痒皮肤,但收获的舒心会湮没刺痒的挠心。只会忘了痒痛,得了愉悦,醉了秋韵。
  秋天,天高了,云淡了,风儿轻了,水静了。玉米熟了,勤劳的人忙了。忙着收割,忙着秋播。山坡洼地,耕牛爬坡,庄稼地里,有人收割。收了金色,收了愉悦。欢声笑语里耕作,忘了疲惫,轻吟一首流年的歌,向往美好的生活,品味秋的岁月,静享收获的喜悦,任凭往事蹉跎。
  看着远处的玉米地,不禁又想起了吃玉米粑粑的那段时光,那种感觉真的好温馨。
  在我的生命年轮里记录着玉米面糊糊,玉米粑粑,爆米花,它陪伴着我走过了童年时代。那时的家,很穷。父母总是为生计而绞尽脑汁。父亲算计的是如何才能有好收成,母亲算计的总是怎样使饭菜更为可口,那时家中唯一能够大量填补大米不足的替代品恐怕就是玉米了。烧滚的水,只需要放上那么一小碗玉米粉就变成了一锅玉米糊糊了。但玉米糊糊对于那时还小的我来说,简直就是一碗散发着异香的毒药,实在不能入口。为了向我“推销”她的玉米糊糊,母亲总会变着花样做给我吃,但无论怎样,我对那玩艺就是不敢恭维。明着抗议是行不通的,暗着抗议(拒食)更不成,除非你想讨打。后来母亲想了个办法,在玉米未干时候,就剥下玉米粒,用石磨弄碎了,再用玉米叶包上蒸给我吃,总算有了一味我喜欢吃的玉米粑粑,总算又有了能够果腹的一种食物。现在想来,对玉米糊糊的抗拒和对嫩玉米粑粑的喜爱,那些事是十分有趣的。意识中,我总觉得那时的家才叫真正的家。
  母亲那些因爱生出的智慧,让普通的玉米成为爱的载体,变得温暖,在渐行渐寒的秋天里,温暖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