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伞镇调整结构促产业优化升级

刊发时间:2017-06-04 A2版  作者:阮露明丹

20170603191223ivjjop---副本.jpg

  本报讯   (通讯员   阮露明丹)   近年来,镇康县南伞镇坚持市场导向,立足供需调结构,融合生态优势与特色资源,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结合各村实际,大力发展无公害、无污染的现代绿色农业产品,走出了一条促进镇域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子。
  坚持科学化发展。按照“政府引导、能人带动、群众参与”的发展模式,借助农家书屋、远程教育平台以及组织各村农业能人、致富能人开展外出学习培训取经,培养出一批具有实训的“土专家”、“田秀才”,使其成为当地农民的“领头雁”。
  坚持规模化发展。以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为抓手, 引导农户土地流转,盘活土地资源,引进企业积极培植壮大核桃、坚果、咖啡、甘蔗、橡胶、茶叶等六大高原特色产业,目前,全镇共种植核桃8.8万亩、坚果18.9万亩、咖啡3.8万亩、甘蔗5.65万亩、橡胶10.53万亩、茶叶9164亩,成为壮大现代农业经济的主阵地。
  坚持品牌化发展。立足资源优势,按照“调结构、转方式、促增收”的要求,强化品牌意识,创建绿色品牌,逐步推动“一村一品”向“一村多品、多村一品”方向发展、目前已形成了田坝村的山谷、户育村的薏仁、营盘村的土鸡、茶山村的野生蜂蜜、红岩村的无公害蔬菜等绿色农产品。
  坚持合作化发展。积极鼓励扶持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立咖啡种植专业合作社、菠萝专业合作社、坚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生态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等,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方式,把农户纳入产业化经营链条,走多元化、高端化、精品化发展道路,同时创新农产品销售模式,在做好传统销售渠道的同时,积极开辟“互联网+”的线上销售渠道,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

返回
2025年07月07日  第7596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南伞镇调整结构促产业优化升级

刊发时间:2017-06-04 A2版  作者:阮露明丹 【字体:大 中 小】

20170603191223ivjjop---副本.jpg

  本报讯   (通讯员   阮露明丹)   近年来,镇康县南伞镇坚持市场导向,立足供需调结构,融合生态优势与特色资源,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结合各村实际,大力发展无公害、无污染的现代绿色农业产品,走出了一条促进镇域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子。
  坚持科学化发展。按照“政府引导、能人带动、群众参与”的发展模式,借助农家书屋、远程教育平台以及组织各村农业能人、致富能人开展外出学习培训取经,培养出一批具有实训的“土专家”、“田秀才”,使其成为当地农民的“领头雁”。
  坚持规模化发展。以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为抓手, 引导农户土地流转,盘活土地资源,引进企业积极培植壮大核桃、坚果、咖啡、甘蔗、橡胶、茶叶等六大高原特色产业,目前,全镇共种植核桃8.8万亩、坚果18.9万亩、咖啡3.8万亩、甘蔗5.65万亩、橡胶10.53万亩、茶叶9164亩,成为壮大现代农业经济的主阵地。
  坚持品牌化发展。立足资源优势,按照“调结构、转方式、促增收”的要求,强化品牌意识,创建绿色品牌,逐步推动“一村一品”向“一村多品、多村一品”方向发展、目前已形成了田坝村的山谷、户育村的薏仁、营盘村的土鸡、茶山村的野生蜂蜜、红岩村的无公害蔬菜等绿色农产品。
  坚持合作化发展。积极鼓励扶持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立咖啡种植专业合作社、菠萝专业合作社、坚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生态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等,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方式,把农户纳入产业化经营链条,走多元化、高端化、精品化发展道路,同时创新农产品销售模式,在做好传统销售渠道的同时,积极开辟“互联网+”的线上销售渠道,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