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江专项整治“村霸”及“四类村官”
明确方法步骤 严把时间节点
双江专项整治“村霸”及“四类村官”
本报讯 (通讯员 向 丽) 双江自治县把“村霸”及慵懒滑贪“四类村官”整治工作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抓手,明确方法步骤,严把时间节点,扎实开展好专项整治工作。
迅速研究部署。及时组织各乡(镇)党委和县级各有关部门进行专题研究部署,明确职责任务,确定时间节点,层层压实责任。并在县委常委会议上进行专题研究,结合全县实际,成立领导机构,制定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召开专项会议进行安排部署。
深入宣传教育。各乡(镇)党委和宣传部门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标语、板报、网络媒体等载体,大力宣传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着力整治“村霸”及庸懒滑贪“四类村官”的相关政策要求;结合党支部主题党日、“三会一课”、党员固定活动日等,组织党员认真学习整治“村霸”及庸懒滑贪“四类村官”的重要意义、方法步骤和有关要求;各乡(镇)党委结合宣讲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脱贫攻坚工作,采取召开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户代表会议等形式,大力宣传开展整治“村霸”及庸懒滑贪“四类村官”的政策要求;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广泛宣传基层先进典型、好人好事,弘扬正气,凝聚正能量,切实匡正和谐稳定的社会风气。
全面摸底排查。县域各有关单位根据各自职能职责,结合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矛盾纠纷排查,发动驻村扶贫工作队员遍访群众,设立举报箱,开通举报电话,逐村收集群众意见和问题线索,分门别类汇总梳理,真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各乡(镇)党委专门组织力量逐村分析研判,重点对党组织软弱涣散村、群众上访比较多的村、工作难推进的村、换届不顺利的村、社会治安案件比较多的村,逐一梳理,逐一分析,逐一甄别,综合研判,搞准是否存在“村霸”、宗族黑恶势力和庸懒滑贪“四类村官”;在全面摸底排查、分析研判的基础上,各乡(镇)、各有关部门针对存在问题的重点村、难点村、后进村,逐一建立整治台账,一村一策提出整治措施,组织力量进行整治。
依法依纪整治。各乡(镇)党委、政府将根据排查和分析研判情况,专题研究,拿出过硬措施,采取班子成员直接包村联系,集中一段时间进行专项整治;对情况复杂、工作难度较大的村,将实行处级领导包村联系负责制,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力量,有针对性地派驻工作组,驻村督导整治,形成整治合力;各级党组织积极组织引导党员群众与不法行为、不良现象作斗争,将对严厉整治“村霸”及庸懒滑贪“四类村官”工作情况做到精准掌握政策,讲究方式方法,防止简单化、“一刀切”;对确属“村霸”的村(社区)干部,将依纪依法从严从重打击,决不姑息迁就;对工作作风简单粗暴的村(社区)干部,严肃批评教育、限期改正;对经批评教育,屡教不改的,通过有关程序予以撤换;对确属“村霸”的普通党员群众,按党纪党规和法律法规严厉打击,坚决铲除各种黑恶势力和不法分子;对庸懒滑贪“四类村官”,采取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等措施严肃整治;对查处的“村霸”及庸懒滑贪“四类村官”案例将及时公开曝光,适时对党员群众开展警示教育。
健全完善机制。全力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构建整治工作长效机制;全面规范“四议两公开”“一事一议”等民主议事机构,严格落实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强化民主监督;不断完善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运行机制,明确监督内容,规范监督程序,强化结果运用,保证村内各项事务公开、规范运行;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的积极作用,培育文明乡风,推进移风易俗;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健全完善制度机制,提升乡村治理水平,遏制“村霸”问题滋生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