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率为1.99% 多项指标有所改善
新华社北京6月22日电 (记者 吴 雨) 6月22日,银监会审慎规制局副局长刘志清介绍,截至5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为1.99%,同比下降0.16个百分点。监管前期对引导银行审慎开展业务效果明显,银行理财和同业业务增速放缓。
刘志清在中国经济形势相关主题的国新办吹风会上表示,年初以来,宏观经济总体平稳,稳中向好,企业状况改善,资产质量有所提高。这为金融机构防控风险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银行业的多项指标有所改善。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东部沿海地区不良率较去年同期明显下降,而此前不良率上升较快的一些中西部地区近期也在下降。
5月末,银行业各项贷款余额118万亿元,同比增长13%,贷款增速高于资产增速。1月至5月,银行业实现利润近1万亿元,同比继续保持增长。5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余额为2.3万亿元,同比增长4.6%;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为1.99%,同比下降了0.16个百分点,关注贷款的迁徙率放缓。
年初以来,银监会针对银行不规范的经营行为加强了监管,理财业务增速放缓,委外投资、同业存单等业务规模有所下降,金融领域的交叉风险得到一定控制。
刘志清介绍,5月末,银行理财规模28.4万亿元,环比略有下降;5月同业存单发行规模约1.23万亿元,较此前2万亿元的水平明显下降。“5月信贷贷款增速较快,表外融资逐渐回归表内。近期监管政策目的就是引导银行回归本源,支持实体企业,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