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荣:带领群众以“景”致富
“漫山花海,蜂蝶纷飞,潺潺泉水,蜿蜒小道,民俗小筑,佳人婆娑”……这如画美景正在沧源自治县勐角乡控井村悄悄形成。而这个场景的创造者,便是肖荣这位佤族汉子。
肖荣,家住勐角乡控井村一组,1996年初中毕业后,由于家里兄弟姊妹多,家庭困难,无法继续完成学业,便跟随同龄的伙伴走出佤山,踏上了外出务工之路,从事足疗行业。从学徒成为老板,他始终坚定“行行出状元”的信念,工作勤勤恳恳,认真做好每个细节。由于技术过硬,服务意识强,找他的客人逐渐增多,收入也从最初的每月250元逐步增加。1999年,他与别人合资,开始了足疗管理工作,月工资达到6000元。虽然收入有了大幅提高,但肖荣并没有停下来。2001年,他开起了自己的足疗中心,初涉商海的他认识到,服务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才能站稳脚跟,他便把足疗中心定位为佤族足疗,开始从家乡带动青年男女到他的足疗中心务工。如今,他的佤族足疗店员工常年有50多人,每人月工资都在3000元以上,控井村先后有30多人被他带出务工,县里许多佤族同胞也被他带出佤山,这些人中有的赚到钱后回家开起了自己的店面,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肖荣的足疗事业逐步进入正轨,积蓄日渐增加时,他没有忘记自己是边疆贫困山区走出的孩子,自己虽然富裕了,但家乡的父老乡亲依然贫困,应该为家乡做些事情。2016年,随着沧源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的不断推进、沧源佤山机场的通航运营和脱贫攻坚的深入开展,沧源旅游业的发展正迈出新的步伐。肖荣回到家乡,通过考察、与村(组)干部沟通、召开群众会,形成了群众以山地入股的方式交由他开发的模式,在村里创建特色旅游景点。目前,景点已投入150余万元资金建设“蜿蜒小道盘山而行、佤族特色小筑依山而建、林间泳池镶嵌山腰、簇簇花海遍布山间”的“控井花千谷”,当地38户151名群众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其中建档立卡贫困群众6户23人。在运行过程中,景点将村民小组活动场所以入股形式纳入经营管理,“控井花千谷”观光休闲乡村综合产业已初现雏形。自今年4月试营业以来,光门票收入就近万元。往后,随着立孟二级公路的建成通车,到“控井花千谷”观光、休闲的人流也将大幅提升,加之谷内民族服装、本地特产、小吃、食宿、野炊、游泳等基础设施的完善,营业收入也将大幅提高,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步伐也将更加有力。
看着一天天热闹起来的“花千谷”,肖荣说:“我非常热爱家乡的山、水、林、景,虽然在外工作多年,但对家乡的眷恋依然割舍不去,回到家乡发展,就是想把处处有景、处处是景的控井村打造成为一个花山、花村的地方,以特色餐饮小吃、民俗工艺品、山村土特产等旅游消费项目带动群众参与,让群众依靠控井的美景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