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底无私天地宽
——凤山镇征地拆迁干部李志祥记事
走进凤庆县城所在地凤山镇,绿树成荫、鲜花簇拥的新城,商铺林立,车水马龙,市民如织,人在城中、城在景中最适宜人居的现代新城已初具雏形。随着凤山镇旧城改造、征地拆迁进程的加快推进,环境变美了,综合功能变强了。
近年来,在凤山镇旧城改造、新城建设和重大项目推进现场,每天你都会看到征地拆迁干部李志祥随身携带“六件宝”忙碌的身影:不论走到那里,李志祥总要带上一本拆迁到户表、一本记录群众反映问题的笔记本、一个红色印章盒、一支专用笔、一个钢卷尺、一把水管钳等“六件宝”。一座城市扮靓的背后见证着他无尽的付出与辛劳。
李志祥是凤山镇一名普通的党员干部,从事征地拆迁工作6年来,一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大家都称他是做群众工作、征地拆迁的行家里手。循着李志祥的坚实足迹,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一名共产党员和优秀基层干部所体现的“临沧作风”和“在平凡中追求卓越”的时代风采。
盛夏,走进龙泉社区杨家珍家,李志祥正忙着与她拉家常,共同规划拆迁后的幸福生活。杨家珍说:“我家几十年来住在迎春河畔,这次河道治理项目的实施,涉及拆迁,但因丈夫患有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时生活不能自理,使家庭更加困难,30多年来,一直住在简陋的平房下生活,拆迁给我家居住带来了更大的困难。经过李志祥多次和我家交谈,算清经济账,我家就用赔偿款把新房子盖起来,圆上安居梦。”
在凤庆县城西南片区、云凤快捷通道(凤山段)、西环路、文庙片区、迎春河及南边箐河综合整治等重大项目建设中,杨家珍户只是涉及拆迁群众的一个缩影,还有更多或是家庭困难、或是工作难以开展、或是不支持拆迁的群众,不管是面对那个方面的拆迁群众,李志祥都会耐心地讲道理、摆事实,说服每一位群众、动迁每一户居民,为建设美丽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
今年58岁的李志祥, 1984年从部队服员回家,就一直在凤山镇政府工作,出生于农村,加之丰富的工作经验,使他领受拆迁工作任务后便义无反顾地迎难而上。对涉及的拆迁群众,严格按规定宣传补偿标准、补偿政策,让拆迁群众弄清四至界线,算清补偿账、经济账。对于群众反映的不合理问题,他认真记录,全面解释,将工作开展中出现的错登漏记问题积极主动地向上反映,给群众满意答复。
在拆迁工作推进过程中,与群众搭成的协议,开展现场办公,现场签订协议,以签字签章按下手印为准,不给工作开展留下后患。对于群众反映的测量不够准确的问题,他立即拿出钢卷尺现场测量,遇到误差较大的及时更正。每当从安置点走过,只要他看到挡墙不符合要求、下水道设计不合理等问题,他都会用钢卷尺量一量,问题比较严重的,他就会请来主人讲清楚带来的后患问题,要求施工方限期改进,虽然得罪人,但给拆迁户解决了后顾之忧。当遇到群众的水管设施渗水漏水问题时,他就用随身带着的水管钳拧紧,既为群众修善了设施,又为群众节约了用水,他的一言一行让拆迁群众感到很舒心。
李志祥说,开展拆迁工作,与群众打交道,就是要有耐心、热心和诚心。宣传政策耐心细致;解答群众问题要有热心,一次解释不清楚的就两次三次,甚至多次,直至群众弄清满意为止;服务群众要有诚心,不要只听一面之词,要用实际行动解决群众的具体问题。
记得2011年初,凤庆县头道河水库在凤山镇落星村开工建设,涉及征地农户20多户。开始的时候,虽然多次召开会议,但仍有半数以上农户不同意赔偿标准。为了推进工作,李志祥不分白天黑夜与20多户农户开展交心谈心,给群众讲道理,讲政策。群众想通了,主动签订了协议,到新的安置点选址建房,既支持了水库建设,又告别了交通不便、就医困难的小山村。如今,新的安置点乐仙新村已成了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的示范点。
2012年春,头道河水库建设正积极推进,又引来了凤庆县城工业园区征地拆迁工作,李志祥又被抽调到工业园区,重点负责桂花小区安置工作,有水库征地拆迁安置的经验,李志祥有了底气。谁想到在工作推进中仍面临不少困难,工业园区的征地拆迁安置涉及农户100多户,由于群众的不理解,园区指挥部几乎天天集聚三四十名群众反映问题、咨询问题,有时候工作人员稍一疏忽,群众就相约着集体上访,园区领导也因此很头疼,但自从李志祥进驻之后,园区指挥部竟然清净了很多。
有的群众不理解,只要是拆迁干部进村入户,群众就会谩骂、牢骚、甚至刁难,每当这个时候,李志祥就静静的听着,等群众话说完了,他才心平气和的向群众解释政策,谈心交流,拉家常,争取群众支持。李志祥在桂花小区的2年时间里,他的电话成了热线,他张家出来李家进,李家出来到张家。经常早上吃碗早点,就忘记吃午饭,6点钟下班要回家,群众又打来电话,请他看四至、看地质情况,做群众工作深夜回家也是常有的事。因长期劳累和吃饭时间没有规律,李志祥得了严重的胃病,犯病的时候吃不进饭,喝不下水。进入雨季,他仍然忙在工地,群众对他说,李师傅,下雨就不用来了,李志祥只是微微一笑,说:“我的心里是怕雨水时节新开挖的地基地质情况有变化,危及你们的安全。”
如今,走进桂花小区,家家户户盖起了小洋楼,过上了幸福美满的新生活。让李志祥很开心的是安置建设中,没有出过任何安全事故,没有一次群众上访,所有新建房屋在他的指导下,均达到抗震设防标准。
正在推进的南边箐河建设项目用地范围广,涉及农户多,组织协调难度大,使征拆任务面临较大挑战。但李志祥仍然深入群众,耐心与村民谈政策、讲利弊、话家常,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理解。仅用62天时间,就完成土地统征110亩,实物指标丈量122户,签订拆迁协议94户,拆除房屋53户,创造凤庆征地拆迁史上的又一奇迹,被市县领导称为“凤山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