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改革的“云县模式”
2012年,云县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和全省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之一。云县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创新体制机制,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改革,优化县域内医疗卫生资源配置,闯出了一条让“政府满意、医护人员满意、患者满意”的新路子——
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改革的“云县模式”
“以前,遇到一些小手术都要到县医院治疗,现在医疗条件改善了很多,连疝气、痔疮、胆囊手术都可以在乡卫生院做了,省钱省时省力。”云县茶房乡村民张天红道出了改革为基层群众们带来的实惠。
“改革以来,茶房中心卫生院不断加大硬件设备投入、优化就医环境、加强药品管控,当遇到不能诊断的病情时,便通过网络门诊,及时联系县医院值班医生帮助会诊,这样既方便患者就医、节省治疗时间,也促进自身诊疗水平。”云县茶房中心卫生院医生王锐介绍。
改革释放红利,改革带来便利。云县加快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改革的进程,也是给老百姓释放红利、获得更多实惠的过程。
2012年以来,云县在深化医改过程中,通过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进一步提升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服务和管理能力,同时也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质量与安全提供保障,实现了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发展。云县委、政府依托县人民医院对12乡(镇)卫生院进行全托管,实行一体化管理,县卫生局转变职能,将乡(镇)卫生院的管理权、经营权、人事权和分配权下放县人民医院,一次到位改革,实现所有乡(镇)全覆盖、无缝隙,云县医院结合现状将全县12个乡(镇)卫生院划分为“三点三片区”,并负责对辖区内所有村卫生室进行帮扶管理。
除了整合县级公立医院和各乡(镇)卫生院信息系统,设立区域影像、心电、检验和病理中心,实现县乡高清网络门诊、远程会诊、电子病历共享外,县级医院还派出专家团队到基层会诊、免费接收基层医务人员进修、让基层患者同等享受到县级医疗卫生服务,有力促进了分级诊疗及双向转诊。
改革中,如何完善医疗机构考核和绩效分配政策,有效调动各级医务人员工作热情?云县人民医院院长罗开富介绍,重点突出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同工同酬,并重点向临床和公共卫生一线、业务骨干、关键岗位、高风险科室和边远乡(镇)卫生院倾斜,合理拉开收入差距。
通过改革,实现乡(镇)卫生院管理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带动村卫生室的网底建设,形成新的就医格局,县医院的就诊压力得到进一步缓解,便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建设重点专科,留住大病、重病,最终实现90%的病人在县域内就诊的目标。
云县卫生局和计划生育部门负责人介绍,通过深化医改,实现了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简政放权,县人民医院敢接、能托、会带,让县级公立医院充分体现其公益性,广大群众得实惠。
目前,云县已建立起一体化模式,盘活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县乡村医疗机构综合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分级诊疗制度落到实处,“病难看”变成了“就近看”;以促进健康为中心的基层大卫生观正在形成;而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的“云县模式”也在全国形成了示范效应。“健康进家庭、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格局已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