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下愚公移山志 打赢脱贫攻坚战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按照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我市全力实施“27241”脱贫攻坚工程,全市各级各部门、各族干部群众立下愚公移山志,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深入推进。但是,越是在成绩面前,越要看到脱贫攻坚还面临严峻形势和巨大挑战。要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确保2020年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全市上下积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坚韧不拔、不懈奋斗,众志成城、攻坚克难,一心一意谋发展,持之以恒抓脱贫。
广大党员干部应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各级党政部门帮扶单位、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组、帮扶责任人要把脱贫攻坚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不忘初心,确保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要深入落实好各项惠民政策,保障贫困户生产生活;要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发展环境;积极开展实地考察,结合当地实际,为群众争取政策扶持,引领产业发展。
基层村干部应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在脱贫攻坚一线,无数个“泥腿子”村支书带领党支部、带领群众大力开展脱贫攻坚行动,大干基础设施,加快产业发展,改变了当地贫穷落后的面貌,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期愚公移山精神。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要成为脱贫攻坚路上的一面旗,找准本地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贫困群众也应发扬当代愚公精神。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主体,贫困群众要坚决摒弃“等靠要”的思想,大力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学习技能技术,积极寻求产业发展,积极投入家乡建设,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摘掉头上的贫困“帽子”,为幸福美丽乡村建设出一份力。
在脱贫攻坚道路上,全市上下必须更加深刻地认识脱贫攻坚面临的各种考验与难题,积极发扬“愚公精神”,一步一个脚印,持之以恒推进各项工作,确保脱贫攻坚首战告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