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庆县改善河道水生态环境

刊发时间:2017-07-08 A1版  作者:王丽珍

政府推动   项目带动   社会联动

凤庆县改善河道水生态环境

  本报讯   (通讯员   王丽珍)   近年来,凤庆县以建设山水园林城市为主打造城市河道景观带建设,以生态转型为主改善河道水生态环境,形成政府推动、项目带动、社会联动的河道综合治理“三动”新格局。
  该县迎春河(一期)综合提升改造项目北起县城北部(县水务局旁)南至砚池,全长13公里。县委、政府围绕“四治、三改、一拆、一增”的要求,按照东岸通车,西岸通行,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全面实施河道治理、滨河路建设、绿化亮化、河道截污、休闲文化广场、湿地公园、公厕等,工程总投资约1亿元,采用PPP模式与北控水务公司合作建设。围绕“水清、岸绿、景美、便民、经济”的原则,重点突出自然生态的理念,对迎春河过县城段进行全面规划建设,结合县城“增水、增绿、增花、增果、增光、增民族元素”打造以樱花为主题的生态景观河道,带动全县“六增”工作推进。按照“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和谐自然中”的总体要求,以“山青、水秀、路畅、城美、人和”为目标,建设城市生态景观河道、滨河道路、城市湿地景观公园、休闲文化广场、河道截污、绿化、亮化、环卫设施等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工程,要通过工程项目的实施,实现“治堵、治污、治脏、治乱”的目标,同时结合滇红老厂及沿河城中村的改造,推进“三改”工作,通过沿河“两违”建筑的拆除,开展“一拆”,通过河道治理、水体景观打造、绿化提升、河道亮化全面推进“六增”。
  该县迎春河(一期)综合提升改造工程于2016年11月动工,目前已完成征地57户,房屋拆迁17户,拆除违章建筑13栋;完成河道治理6公里,完成沿河污水管网埋设3.1公里,已打通2条断头路,完成绿化种植2.3万平方米,建成文化广场2个,公厕2个。完成总投资9800万元,全部工程计划于今年10月完工。

返回
2025年07月07日  第7630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凤庆县改善河道水生态环境

刊发时间:2017-07-08 A1版  作者:王丽珍 【字体:大 中 小】

政府推动   项目带动   社会联动

凤庆县改善河道水生态环境

  本报讯   (通讯员   王丽珍)   近年来,凤庆县以建设山水园林城市为主打造城市河道景观带建设,以生态转型为主改善河道水生态环境,形成政府推动、项目带动、社会联动的河道综合治理“三动”新格局。
  该县迎春河(一期)综合提升改造项目北起县城北部(县水务局旁)南至砚池,全长13公里。县委、政府围绕“四治、三改、一拆、一增”的要求,按照东岸通车,西岸通行,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全面实施河道治理、滨河路建设、绿化亮化、河道截污、休闲文化广场、湿地公园、公厕等,工程总投资约1亿元,采用PPP模式与北控水务公司合作建设。围绕“水清、岸绿、景美、便民、经济”的原则,重点突出自然生态的理念,对迎春河过县城段进行全面规划建设,结合县城“增水、增绿、增花、增果、增光、增民族元素”打造以樱花为主题的生态景观河道,带动全县“六增”工作推进。按照“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和谐自然中”的总体要求,以“山青、水秀、路畅、城美、人和”为目标,建设城市生态景观河道、滨河道路、城市湿地景观公园、休闲文化广场、河道截污、绿化、亮化、环卫设施等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工程,要通过工程项目的实施,实现“治堵、治污、治脏、治乱”的目标,同时结合滇红老厂及沿河城中村的改造,推进“三改”工作,通过沿河“两违”建筑的拆除,开展“一拆”,通过河道治理、水体景观打造、绿化提升、河道亮化全面推进“六增”。
  该县迎春河(一期)综合提升改造工程于2016年11月动工,目前已完成征地57户,房屋拆迁17户,拆除违章建筑13栋;完成河道治理6公里,完成沿河污水管网埋设3.1公里,已打通2条断头路,完成绿化种植2.3万平方米,建成文化广场2个,公厕2个。完成总投资9800万元,全部工程计划于今年10月完工。